浅谈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浅谈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

刘津平

天津职业大学 

摘要:幼儿阶段其身体与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其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需要幼儿教师的关爱与呵护。面对教育对象,作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幼儿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在主观方面需要对所从事的职业具备充分的认知、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职业的责任感。而从客观环境方面也需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优秀幼儿教师典范的宣传与学习以及来自于多方面的监督等共同起到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提升       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别于其他的职业道德,具有其鲜明的特点。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6岁孩子这样一个群体,而这一群体有其独有的特点,身体与心理都处于成长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的需要幼儿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呵护,因此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极其重要。面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需要不断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重要性分析

(一)幼儿教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即3-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尤其每天在幼儿园与幼儿教师相处的时间也较长,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时刻影响着幼儿,幼儿教师的行为对于幼儿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幼儿教师的品德与行为,对幼儿具有榜样作用,那么幼儿教师需要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为人师表。

2、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不会因为幼儿结束学前教育后而消失,将延续到幼儿的以后,甚至于会伴随其一生,这种影响是潜在的,虽然短期内不一定产生效果,但是未来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幼儿教师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会是潜移默化的,会给幼儿带来终身受益的教育。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群体的价值体现

每个职业群体都有其职业价值体现,幼儿教师也不例外。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社会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为提高全社会整体素质起到相应作用。与之相反如果幼儿教师不注重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出现一些失德失范的行为,那么结果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这个职业群体,给这个职业群体带来损害,在社会上会增加这个职业群体的负面信息,整个职业群体的社会声誉都将受到影响。

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分析

(一)幼儿教师对职业观认识还不够清晰

  对待教师职业有”生存性“享受型”“发展型”所谓生存性就是把这个职业看作一个谋生的手段。”享受型“对职业要有一种热爱,充满爱心和热情,因为喜爱从事这项工作,必然是愉快的。而发展型则是把做好工作看成是职业生涯的最高境界,创造和享受职业所带了的愉悦与幸福。那么把职业看作是生存型的想法,是以生存目的为工作使然,而这种想法的存在必然会产生对职业的无奈,甚至于是无助和困惑的。仅仅看成谋生的工具这一单一的因素,那么很难去思考职业价值,作为个体应承载的社会责任,自身所具备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等都会认识不清的,考虑欠缺的,对职业观的认识模糊必然也会带来责任心的不强、职业工作态度不够端正,那么职业道德的情感也很难得以实现。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重视不足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更加偏重于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提升,更多的钻研业务知识技能,往往忽视了职业道德的提升建设、评价与反思,对职业道德重视不足。这种重视的不足并不仅仅限于教师自身,其所在的幼儿园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更加重视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业务的培训、考核。而忽略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学习与评价管理,即使有相应的学习培训,方式也较为单一。也是会成为幼儿园教师存在失德失范行为屡禁不止,时不时还会有偶发的原因。

(三)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上在规范幼儿教师职业行为也是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的,而幼儿教师对相关法律规范不够清楚,不理解依法执教的含义,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使得在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违反法律的行为。例如认为幼儿是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便会忽略了孩子的人格权,也出现一些对幼儿人格权的侵害行为的发生,出现了体罚幼儿,侵害幼儿肖像权,隐私权等等的侵权行为。并没有把法律和教师职业道德一并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在幼儿园安全事故里面也常常出现一些幼儿教师疏于管理,责任心不足。归根结底来讲仍然是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法律约束的内涵,也不清楚责任所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在法律上如果一个幼儿教师明确自己义务的,那么其必然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一些危及幼儿安全的事件发生的几率会越来越少,不知道自己的义务,自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那么危险安全事故也是很难杜绝的。

三、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

  从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可以从来自于教师主体的主观方面和除了教师自身之外的诸多客观方面来提高。

(一)主观方面

1、幼儿教师需对所从事的职业有全面的认知

对所从事的幼儿教育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有深刻理解,即为职业认识。如果幼儿教师对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缺乏没有深刻的理解、认识,而仅仅把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甚至于对每日的工作,尤其幼儿教师工作量大、责任重,压力大等现实存在的问题,而烦恼与倦怠,必然是做不好此项工作的,更不用说对职业道德的恪守。所以幼儿教师要充分的认识理解幼儿教师职业,而不是处于懵懂中。只有幼儿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清晰的认知后,会知晓其神圣与伟大,进而会对这个职业产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2、幼儿教师职业责任意识培养

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也可以从法律层面来进行分析。从法律角度而言常常提到法律责任的问题。可以从这方面进行分析来提升幼儿教师的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法律责任的概念是不履行法律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那么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法律义务。有法律义务就应该履行,一旦不履行,必然承担法律责任。那么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法律也是有明确义务规定的。例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都是有所规定的。那么幼儿教师需要加强教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也可以辅以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的个别失德失范的案例,让幼儿教师从法律法规上去认识、理解所从事职业的权利、义务、责任。幼儿教师明确了责任后,会自觉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去履行自己的义务,责任意识提升了,责任心也会与之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也会不断的提升。

3、幼儿教师自身职业行为的规制

幼儿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估,进行自省,规制自身的职业行为,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行为规制一方面较为最直接的是可以通过他人、社会的评价从而能够对自己行为进行规制,另一方面对自身职业行为进行不断反思。也可源于他人的职业行为,正面或者负面的行为予以警示,都能够对自身职业行为起到规制的作用。必然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的去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职业行为,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义务,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客观方面

1、加强规制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不断完善规制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中,尤其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明确具体,也可制定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加快《学前教育法》的立法。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应该成为幼儿教师的必修课,使幼儿教师能够知法、懂法、用法。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做到依法执教。

2、加强对优秀师德师风典范宣传与学习

注重挖掘优秀幼儿教师的优秀事迹、良好的品德,运用报刊、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树立优秀教师典范。可以定期的组织幼儿教师观看学习,分析讨论。通过对楷模的学习,提高幼儿教师的精神境界,自觉的像榜样学习,用榜样的力量鼓舞自身,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

3、发挥各方面的监督

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源于外界的监督与评价不可或缺。有来自于幼儿家庭的监督,幼儿的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关系,教师是重要的主体,在家园关系中,家长与幼儿教师接触是较多的,家长可以评价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意见与建议,都能够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幼儿园与幼儿教师之间有直接的管理关系,幼儿园有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还有来自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一些幼儿教师的师德失范的行为与事件的曝光,以引起幼儿教师的关注,避免且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薛莲.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思考【N】.教育观察, 2021-10 (67-69).

【2】赵立华.提升幼儿教师道德修养的策略探微【N】.成才之路, 2019-5 (16).

【3】吉文雅 杨兰 张海燕.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8  15. 55-57

个人简介:

刘津平   (1971.10——   ) 女  天津市人  法律硕士  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