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集体偏差现象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集体偏差现象及对策

蔡明媚

浙江省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325800

摘要:数学教材是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最主要的教学资料,对教材解读出现偏差将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确立的教学目标。目前小学数学教材解读偏差现象普遍存在,对于权威人士的解读,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解读,让小学数学教学陷入了困境。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集体偏差这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集体偏差

引言:对于教材解读偏差这一现象,教师对于教材的关注度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不断转变,很多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提升确忽略了教材本身内容的挖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目标达不到。教师需要改变教学中心内容,深入研读教材,针对教材内容再进行教学规划。

一、教师对于教材解读产生偏差的原因

(一)教师进行教学计划时过度依赖教参书

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普遍将教材解读理解为:看教材,看教参书,缺乏了主观对于教材内容的探索。1对于教参书的过度依赖是导致教师对于教材解读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教师自我研究过教材之后再利用教参书加以辅助进行教学规划,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如果只是依靠教参书而忽略了教材本身就会导致教材解读偏差的现象。

(二)教师对于专家报告的盲目依赖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家讲座等活动。对于数学方面的专家来讲,专家只能从大的范围上针对内容进行分析,但是教学因人而异,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立足于实践,积极研究教材,在新课标的颁布下进一步对教材进行挖掘,而不是被外界声音引导。

(三)教材解读时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材解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数学学科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于表层知识的研究,让教学目标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对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起不到有效效果。

二、如何有效消除教材解读偏差

(一)注重对于新旧课标的比较解读

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教育进入新的改革阶段。数学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应当注意对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新旧课标之间的具体内容变化,表达方式的同异等,通过研究变化理解新课标改革的原因,确保教材解读的正确性,对教学进一步改进。新课标更加重视数学教育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不只是存在于表层,深入体现在“立德树人”政策的推行下数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在旧课标的注重学习知识而不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注重数学教学与知识吸收同样重要,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的地位逐步提升。2

(二)学校注重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

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同步结合,才能达到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活动要想得到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教材解读的正确性就产生了重要影响。新课标同时对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今的教学越来越注重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而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缺乏了实际运用。为了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师对于教材解读的正确性,学校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可以进行有关活动的组织,让教师能够在自身研究教材后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提升自身的不足同时减轻对于教参书的依赖。

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听课活动前,可以先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对于教材的认知进一步探索,联系之前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将知识点通过讨论的形式串构在一起。

(三)对教材的进行系统研究,整体把握

教师应当认真研究课本中的文字,符号,图片等内容。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更好的了解教材,正确解读教材内容。3新课程的改革之后课本与旧课本也有了很大的区别,对于学生学习,探索数学知识有了很大的帮助。几乎是针对教学课堂的顺序进行编排,对于课堂有一定的辅助效果。通过对“导学式问题”的研究对内容进行重难点的划分,同时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准确分析课程中旧知识与新知识、容易部分与难点之间的衔接,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

例如,在《认识更大的数》这一节内容中将导入学习中的“计数器”进行合理的教学运用,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串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四)以核心知识作为解读入口,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为了避免对于数学教材解读产生偏差,数学教师在进行教材解读时可以从小节的核心知识作为解读的入口。通过对核心知识的解读,探究小节知识的深入内容。同时根据核心知识联系课程导入,让学生能够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导入核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从易到难的过渡更好的学习新知识,通过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更好的把握教材。对于数学课程来讲,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把握对于教材解读来讲是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就是对学生解题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对于学生思想逻辑的构建,数学教师在进行思想摸索时应当寻求所学知识与得出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教学中潜在的数学思想。通过对过程的一步步探寻避免教师对于教材解读的偏差。同时通过对于数学思想的总结,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

例如,同样是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个课时里,教师应当从长方形的面积入手,让学生体会面积如何转变的过程,同时带领学生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回顾高的定义,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同时引导学生善用转化思维,善于将不规则的形状转变为已经学过的多边形进一步求得面积,在转换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结:综上所述,针对小学数学教材解读偏差这一现象,要求教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要过度依赖专家解读与教参书,应当深入教材内容的把握,针对教材内容与教学中潜在的数学思想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教材的精准解读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玲洁.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集体偏差现象与措施[J].试题与研究,2021(11):161-162.

[2]罗瑞.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3]王莎. 小学数学成熟教师教科书解读的跨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