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行为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1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行为策略探讨

吴秀美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保育院   3371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当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能够为幼儿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让幼儿教师在实践当中能够有效优化自身的心理健康与教育能力,从而满足新时代下幼儿园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

【引言】在《幼儿园指导纲要》当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注重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将其放在工作的主要位置,为其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应当注重幼儿的心理教育。在2012年10月,教育部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明确提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加强幼儿的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其中包括幼儿的情绪安定,愉快,让幼儿能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够在温暖的氛围下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一、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

知识、能力、人格的均衡发展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也是幼儿园中素质教育的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可以帮助幼儿在生活方式中建设重要的支柱,成为了当代各个幼儿园的重大使命。全面加强幼儿的教育培养以及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素质,即可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充分的体现了现代化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征。此外,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结合实践发现,幼儿教师想要有效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记忆力、灵活的思维力、逻辑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时时刻刻的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和状态,对幼儿做出更加正确的评价,预料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后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针对性的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涉及的领域较广,还包括幼儿情绪的调节,在工作当中保证自身的情绪稳定,减轻压力,热爱生命,面对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表率,表现出一定的教育机制,为幼儿良好的心理健康做模范作用[1]

二、延伸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在日常工作期间,教师应当多了解一些关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常识,结合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探究。此外,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通过真实的实践,才能够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因此,幼儿园应当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之后再通过各种平台,组织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为教师提供参与课外学习的机会,园内外的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只有这样,幼师在教学期间,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硕的体魄,做到教学相长,在实践当中找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想要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教师就应当密切注意幼儿的心理状态,切实有效的进行幼儿心理健康的辅导,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思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身价值,这样,才可以保证幼儿学有所成,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三、全面优化幼儿的身心健康

在心理社会化的进程中,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仍然是幼儿身体素质的一个主要核心部分。因此,幼儿只有增强心理健康,才可以正确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勇于面对各种挫折、战胜所遇到困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集体智力活动中的基础。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能够为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幼儿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当代幼儿有着独特的新时代,在倡导创新精神以及追求幼儿自主意识的过程中会出现极端,这些都应该是当代幼儿必须正视的缺点。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在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幼儿逻辑思维和智力形成的主要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幼儿更需要家长以及幼儿教师的关注,了解幼儿的心理情感,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教师的位置非常重要,既要管理班级幼儿,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融入到班级中,从而可以达到高效率的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做铺垫[2]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展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期间,幼儿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训练,通过自身调整情绪,更加积极的学习,加强自我肯定,增强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行为策略探讨进行简要阐述,以下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红利.幼儿教师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2,37(04):121-128.

[2]王佳丽,沈鹏飞,邓建军.内蒙古自治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J].校园心理,2022,20(04):270-275.DOI:10.19521/j.cnki.1673-1662.2022.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