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道德判断水平与道德推脱、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小学生道德判断水平与道德推脱、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

曾莉,李英

四川天府新区南湖小学

摘要:道德推脱是指个人对道德自我认同的推脱,从意识上使自身的言行与道德要求相符,并允许自我作出越轨行为的一个方式。现有科学研究表明,道德推脱对攻击行为、罪错行为和负面行为的控制效果都十分明显。本研究采用情景实验的方式,以小学阶段儿童为研究重点,通过探索儿童道德推脱的内涵机制及其对有关因素的影响作用,为控制儿童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道德:行为倾向:关系研究

引言:攻击性行为是日常教学工作最普遍的一个恶劣现象。主要表现为破坏课堂教学规章,扰乱公众社会秩序,顶撞教师,损害公物,殴打、谩骂,或者咬人、踹人、抢他人的物品。攻击性行为多见于男孩,在小学低年级较为普遍,在青少年时期则形成第二个高峰期,在青少年时期的发生率也颇高。由于攻击性行为带有捣乱性和破坏力的,给教师和父母带来很多教育困难,干扰了教育教学秩序,也危害了当事人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一、道德推脱、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道德推脱是指个人发展的特定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个人的行为以使其有害性质降到最低,尽量减少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以及减少对受害者痛苦的认同。Moore在Bandura提出道德推脱概念的基础上,将道德推脱定义为个体唤起认知的倾向,即重新理解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看起来具有更少的伤害性,最小化个体对行为责任的理解,或者减少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痛苦的情况,可以减轻自我制裁。我国也有潘清泉学者将道德推脱翻译为道德脱离,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相同,但译法不同。

国内外学者对道德推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其结构与测量、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国内外文献,整理介绍了道德推脱的研究现状,突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根据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具有比较复杂的原因,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多方位的影响,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个体遭受挫折

情绪的分析表明,攻击性行为是人处于精神紧张中的一种宣泄方式。由受挫所诱发的攻击性行为一般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直面攻击性,即攻击性的矛头径直所指受挫制造者。例如,当学生遭到了父母的指责,心里不服气,就直接顶撞;当朋友讲了刺耳的话,就对他大骂或大打出手。二是间接攻击性,亦叫转向攻击性,即通过寻找“替罪羊”来宣泄不快。在校园中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当学生遭到了教师的指责,心中很气,想要再发泄却又不能顶撞教师,所以返回了教室寻找一位比自身更软弱的同学宣泄不快,以求心里舒适。三是自我攻击性。失败有时候也会引发人对自我的攻击性,比如做了错事捶胸顿足,揪自已的鼻子、头发,诅咒自已,又或者自损、轻生等。

(二)模仿

模仿能力强、辨别力差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特征,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家长、教师或在电视节目上模拟出来的。例如,有的家长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惯用打骂的方法教育子女,于是学生也在无知不觉中学会了用这个方法来“降服”同伴。而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影片、视频,孩童时期最常看的电视剧所带来的影响也十分巨大[1]

(三)家庭影响

小学生道德推脱现象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小学生用道德推脱掩盖不道德行为,摆脱不道德行为带来的愧疚感和自责感,然后自顾自地做出不道德行为。道德推脱的心理机制会使道德失去调节和控制,使个人行为更加不道德,并且没有太多的内疚感。解决小学生道德推脱问题,有必要防患于未然,分析和探讨道德推脱的心理机制。

在笔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小学生都有道德推脱的问题。小学生道德推脱形成一般非常容易受社会、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原因是小学生道德推脱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会促进学生道德推脱的形成和发展。家庭基于方式是教养理念、教养行为和儿童情感表达的综合体。它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趋势,包括教育态度、观念和态度,其中不合适的教育方式则会导致学生道德推脱的心理形成。许多调查证实,家庭成员间的攻击行为比率大,少年犯罪的比例就较大。家庭成员之间、或者父母和邻里的冲突,往往采取争吵、撕打等的方法去解决,无形中也为子女们带来了恶性示范作用。

在家庭教育影响中,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作用更明显的是家庭教育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与父母不恰当的管教相关。

(四)个人心理因素

许多有道德推脱行为的学生来自过度保护教养方式的家庭。过度保护与道德推脱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一种消极的教育方法。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使孩子缺乏面对社会的机会,容易导致孩子胆小,缺乏远见和自信,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感。采取过度保护型养育方式的父母,往往任由孩子为所欲为,往往导致孩子过于依赖他人,不与他人合作。过分保护孩子的父母,往往会阻止孩子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动,喜欢帮孩子做每一件事,替孩子做决定,甚至替孩子做一些事情的判断,学生被困在小环境中成长。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视野不开阔,道德判断力低下。在过度保护型教养方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缺乏自信,不能接受挫折,难以区分是非事件。无法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后,只能用道德推脱来推卸责任。

学生本身的心理在较大层面上确定了能否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在性格领域层面,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抑郁质四个性格类别中,胆汁质、多血质的人更易于产生攻击性行为;在个性领域层面,有的学生为人比较残忍,侵占欲也比较强烈,为满足私欲而不惜以拳头相向,把进攻性言行当成实现自我目的的一种方式;有的学生则出现了“儿童多动症”,这类儿童性格行为举动随意,心情稍有兴奋时便头脑发热,与人产生口角甚至动手殴打;有的学生则由于长时间没有教师、父母的重视,在同伴中也缺乏地位,因而通过动手闹事在同伴中逐渐树立自己的威望,并要借此来吸引教师、父母的注意[2]

二、小学生道德判断水平与道德推脱、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分析

(一)道德推脱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在一般情形下,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个人道德品质准则,这种标准起着自我调节作用,能够指导良好的行动和防止不良作风。但与这种准则相抵触的言行会引起个人的心烦意乱和引咎,从而阻止个体不良作风,包括攻击行为。所以,个人的行为一般是与其内在的道德目标相符合的,因此较少展现出违反个人其内在道德目标的行为。但由于道德推脱能够使道德自行的作用完全丧失,个体可以进行违反内在道德目标的行为,所以道德推脱也能够对攻击行为造成重要的促进作用。

Paciello的调查表明,青年早期的社会伦理推脱水平可明确预言其后期的性威胁与暴力的出现频率。张栋玲曾就父亲的教养行为、品德分离与性侵略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了探讨,指出初中生品德分离在父亲的教养行为和性侵略行为中,具有完全的中介关系。

因此,道德推脱会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社交行为也产生了重要的负向影响。

(二)攻击行为与道德判断水平、道德推脱的关系

尽管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广泛承认道德判断水平会引起青少年产生更多的攻击行为,不过也鲜有学者重视道德判断水平影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背后的作用机理。而道德推脱学说则为人们认识这一影响机理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角度,青少年的道德推脱很可能会在道德判断水平和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这种假说的理论基础是:首先,道德判断水平会明显提高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其次,不正确的道德判断水平会明显地提高少年犯的道德推脱水平,而积极的道德判断水平则会明显地削弱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最后,积极的道德评判水平将会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从而降低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所以,对于三者的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果,道德判断水平可以对攻击性行为造成重要的正面作用,同时道德推脱在道德评判水平和攻击性行为之间起了部分桥梁作用。

结束语:减少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预防,因为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很多是在环境中习得的。所以,教育者另一方面也要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从而加以克服。例如,家长平时应控制儿童观看某些过于宣扬暴力的电影,或者是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正确引导;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避免对儿童使用暴力,给儿童提供优秀的榜样。此外,教师和父母平时还对儿童加强法制教育,让儿童认识到一些攻击性行为不但给他人造成损害,甚至成为违法行为,让儿童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攻击性行为。

参考文献:

[1]顧琰君.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9(5):223.

[2]吕晓敏,张野,张珊珊,张瑜.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8).

[3]杨继平,王兴超.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2,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