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

吴爱珍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第一中学   416200

摘要:近些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于以往有了飞跃的进展,与此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初中生是生物教学中的关键时期,在生物教学中强化生态道德教育是极有必要的。老师们应及时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科学思想意识,对学校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助力。同时就目前初中生物的生态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深入研究,并给出正确答案,以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关键字:生态道德教育;初中生物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

引言:生态文明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形态,而生态道德则是生态文明内涵的最主要内容。生态文明的目的是改变我们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促进人们和自然的和睦共处。生态道德意识也必须融入课程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使他们慢慢地形成。因为生物学是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对生态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推动意义,也更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所引。

1生态道德教育在初中生物课堂渗透的重要性

第一,在思想层次。生态文明是相当复杂的理论体系,不管马克思主义中提出的经济环境理论,还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都反映出这一理论的不断完善发展,从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相关问题理论的探讨上升至社会发展文明的层面,从对大自然与生态环境建设理论的探讨提高到社会发展建设的理论层面。生态伦理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初中生物教育尽可能融入生态道德教育,以有效推动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实践的有效运用。而与此同时,在初中生物教育理念方面研究上,也呈现着逐步完善的进程。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育更应积极融入生态意识中,对促进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实践,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影响。

第二,实践层面。生态道德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们可以从环境观念上入手,使广大青年学员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进而以此意识对实践活动加以引导,从而创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现阶段,自然环境保护问题已上升到了全球问题,并面临着各种客观问题,因此必须在各个国家都予以关注,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对学校提高生态道德教育,同时对于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2初中生物教材中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初中生的德育教学一直受各界重视,但是现在的德育却更多偏重于人与他人之间,或人类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组织关系等,而忽视了人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如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统计,老师在向学生介绍这些内容时,选择的教学媒介相对单一,最多只是在介绍生态文明课程内容时才会介绍到。根据实际效果分析,如果仅仅以其作为教学的媒介,要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还远远不够,而是要求老师适当设立兴趣小组,就人的自然环境等内容展开讨论与探讨,甚至通过撰写有关论文,充实教学载体,增强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

3生态道德课程和初中生物课程的联系

3.1落实"四大理念"

无论老师或者学习者对于初中生物教育和生态道德培养的教育认知仍然不强烈,还有待继续完善。通过几年的实践经验得出,我们觉得这二者的整合首先必须贯彻"四大理念",将老师的培养当作基础,将学习培养当作课程的核心,将课程中的情感培育当作载体,把学生技能的提高当作重点。实现上述四个,促进生态道德培养和初中生物教育的整合。因此,例如为了培育学生的生态观念,老师们应该首先让学生制作树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并对它进行仔细观察,进而通过对吻突构造与自动开闭机理的说明,使其能够正确理解水蒸腾作用的含义、作用,以及怎样进行自然水循环等,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培育其生态观念。

3.2优化教学载体

调查表明目前许多老师在进行生态道德教学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大的不足,且部分新的传输媒体还不能在实际课程中得到有效运用,从而导致了课程载体的不够完善。所以,笔者觉得要让生态道德教学更多地渗入初中生物教学中去,就必须完善课程载体,使更多的新媒体能够有效运用到课程实践中,从而提高对学习者的生态了解和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把环境专业知识视为基础,共同创造文明的和谐社会。而初中生物课程中涉及的大量环境知识学习问题,这就要求初初中生老师必须结合并考虑每个学习者的共同特点﹑教学的优势及其本土化特点,编写成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生态道德教育更多地渗入初中生物中。同时以"生态系统的自主调控"教学内容为例,老师通过制作幻灯片,以白居易的名作《草》为引子,向学习者提出"春风吹又生"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生态系统的自主调控知识点,使他们了解生态系统的自主调控的特点。此方式既能够适当利用现代技术,充实课堂载体教学内容,加深强化学习者对环境基本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使其对于生物知识的了解更加直观。

3.3拓展教学范围

初中生物教材中,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是一个长远系统工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老师们必须逐步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把生态学教育作为重大课程建设,同时也必须把其当作大学教育问,方可认识到二者的相互关联,从而使得在初中生物中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渗透,并推动二者的融合。毕竞初中生物教育是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中的重点课程,主要侧重于对大自然动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活特点、以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加以探讨,并为初中生了解大自然的动植物特征提供了理论指导。

3.4强化二者融合

从我们在实施的生态文明渗透教学研究可以看到,当前在生态课程中进行的生态文明教学中并没有偏向于理论教学,而是片面地强调实践教育,在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上抓不深入,也不能取得预想的成效,在实践中开展生态文明渗透教学必须把理论教学当作根本,把实际教学当作方法,注重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如此才能确保理论知识中没有抽象的概念,对实际教学才具有依托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在开展生态文明教学渗透中掌握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这里,本文老师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为例,希望引导学生培养对自然的保护,老师通过为学生们布置任务,并指导学生们亲手培育各种植物,植株在成长后再由学生们带回教室,并互相欣赏,使学生在栽培的过程中认识到绿色植物都是有生命力的,所以需要好好保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为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与生物教学的结合,从而深入探讨二者结合对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维护自然界健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根据目前面临的情况,我们提供一些个人的拙见,期望能对初中生物课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娟, 林新. 生物学教学中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J]. 生物学教学, 2002, 27(11):2.

[2]张秀玲. 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