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华科创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和突破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3
浅谈金华科创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和突破口

吴军勇,陆军雄,马苏娟

金华市科技人才与创新服务中心,浙江 金华 321017

摘要: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力量,正在加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从形式上看,在创新创业服务领域比较主流的载体形式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基于此,本文将以浙江省金华市科创服务平台近年的发展情况分析,浅谈服务平台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遇到的瓶颈及突破口进行探讨,从而促进金华科创服务平台的发展。

关键词:孵化器;众创空间;平台载体;科技创新

2021年以来,金华市通过提前谋划、主动布局,着力打造“众创-孵化-产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加速形成创新主体“裂变效应”,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实现翻番。截至2021年底,金华已建有各类创新载体202家,其中省级以上81家(国家级15家)。科创服务平台已成为促进金华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经济新动能的重要载体,为促进大众创新创业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

1 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1 推进状况

(1)科技创新成果涌现。金华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在创新创业、场地提供、共享服务等方面提高创业存活率,促进企业成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孵化企业中,常驻创业团队655个,知识产权数量达到536项,拥有专利数量73项。

(2)营收与结构不断改善。2020年金华市众创空间总营业收入达到2.01亿元,众创空间平均营收达到427.7万元。51家众创空间中,有41家获得营收,占比80.4%。

(3)专业服务人员持续增加。目前金华市众创空间服务团队人员数量达到689人,同比增长27.4%;众创空间创业导师规模达到1166人,其中专职导师319人,兼职导师847人。

(4)创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近年来,金华市高度重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全市上下联动,接连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鼓励县(市、区)、开发主体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围绕以“1+9+X”模式探索建立若干不同特色、不同模式的综合体[2]

1.2 存在问题

(1)平台载体数量与省内先进有差距。以平台载体数量为例,根据2020年省科技厅统计数据,杭州市众创空间180家,其中省级132家,远超省内其他城市。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宁波、嘉兴、温州分别是29、18、16家,金华4家。

(2)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存在科创服务载体种类繁多、多头治理现象,具有创新企业孵化服务功能的载体并未完全纳入市科技局众创空间管理体系,如农业系统的星创天地以及创业孵化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等。缺乏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容易导致各方面举措纷乱、无法形成合力。

(3)平台载体精准扶持不够。金华市级众创空间评定标准于2016年出台,与现有各种平台载体发展现状和新时期发展要求存在不匹配之处,普惠支持涉及标准的动态调整,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支持措施仍然不足,导致载体数量、规模、能力等方面均提升乏力。

(4)众创空间发展受疫情影响较大。这两年,由于疫情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冲击较大,直接导致众创空间受疫情影响程度高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原因在于一方面入驻企业减少较多,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对众创空间进行投融资更趋谨慎,导致金华市众创空间数量、规模、营收等均有下降,相比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疫情期间稳中有涨。

(5)平台载体专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偏弱。一方面,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载体的运营管理人数来看,专职从事科技企业孵化与众创空间管理运营的人才数量较少,金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机构平均管理服务人员11人,对企业的服务保障比较有限;另一方面,相较于上海、杭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对全国高端人才吸引力较小,导致金华市相应的专业科技服务队伍水平偏低[3]

(6)缺乏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科创服务平台在本质上是通过帮助企业孵化、同时自身也取得一定回报的行业,盈利性是其区别于政府公益机构的主要特点。但是,目前金华市众创空间仍处于规模快速增长、“抢占地盘”的阶段,多数众创空间还缺乏较好的盈利能力,还不能为地方政府做出应有的税收贡献。

2 发展建议

2.1 完善科创服务平台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厘清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在市政府层面,将不同系统如农业、科技、工信等系统的科创服务载体的管理权统筹起来,由市科技局牵头,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从各部门抽调专门人员成立金华市科创服务平台办公室,挂在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和产业化处,定期召开专题会,统筹规划金华科创平台载体的布局与政策支持。同时,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讨论会、邀请外部专家授课、赴先进地区学习交流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队伍专业素养。此外,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与平台载体积极性,形成专项工作统筹协调合力新局面[4]

二是推动平台载体梯队化。统筹全市孵化机构空间及场地资源,明确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等载体在服务对象、功能等方面的条件分类衔接,形成高效、联动的企业流转机制,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孵化全链条服务。

三是数字赋能政务监管,全面掌握平台载体情况。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建立科创服务平台载体评价与资金支持子系统,通过引导平台载体运营企业定期填报更新相关信息,实现企业动态监测与评价功能,为资金支持提供依据。

2.2 加强科创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引导

一是支持平台载体专业化、特色化能力建设。倡导“一园一主业”,围绕主业,发展模式上注重产业链、创新链、投资链融合;硬件上积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孵化机构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检验检测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条件设备共享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

二是支持平台载体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改造既有设施和布局全新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数据平台、运营平台、产业大脑等信息服务系统,智能辅助园区招商、运营、服务各环节,助力金华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建设。

三是专项资金奖补平台载体建设成效。聚焦提升科创服务成效(如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独角兽企业、投融资、并购挂牌上市、税收贡献等),普惠化与差异化相结合,完善平台载体分类评价与支持体系。

2.3 持续构建科创服务健康生态

一是吸引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依托金华地理环境区位特点,围绕目标产业,主动挖掘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知名企业等在金华市的发展机遇,定制优惠举措支持建设各类创新服务载体,数量与质量两手同时抓,借平台载体之力为金华招引人才、产业链企业。

二是营造创新创业火热氛围。大力举办科创类赛事活动,主管部门与平台载体、行业协会联合,一方面引入高级别赛事、论坛等活动在金华落地举办,另一方面结合金华实际,发挥本地聪明才智,开创特色赛事活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

三是完善科创服务生态。以政策为导向,不断探索孵化器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实现县(市、区)国家级孵化器的全覆盖,让科技孵化器成为金华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2.4 鼓励科创服务平台标杆品牌输出

一是挖掘典型、打造标杆。结合金华市特色优势产业及产业布局,围绕文化创意、旅游、软件和互联网、先进制造等产业,聚焦专业化、特色化能力提升,重点支持、培育一批在产业集聚、综合服务、投资促进方面实力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积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二是鼓励国家级孵化机构扶持本地兄弟机构。依托在金华的国家级孵化机构对其他未获省级、国家级资质认证的运营主体进行管理和品牌输出。在事先向当地主管部门备案的前提下,相关孵化机构接受管理和品牌服务后获得省级及以上相关资质的,对输出方予以奖励。

三是鼓励强势孵化机构外地布局。支持本地运营成效突出的孵化机构向市外布局,吸收各地的先进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对金华产业项目引进或税收贡献增加部分酌情予以奖励。

3 发展前景

(1)专业化、特色化是平台载体发展主旋律。目前,金华大多数平台载体目前尚不能切实满足创业企业发展需求。从我国科创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看,多数孵化载体的公共服务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上。提供工商注册、法律咨询、财务服务等基础性服务的多,而提供系统、全面、方便、高效的增长性服务、特色服务,切实弥补企业短板的少。

金华兰溪科技创业园一直致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尝试成果转化飞地模式,在上海、杭州等地引进产业技术落地。在企业服务内容方面,包含全程代理政策咨询、人才招聘、员工培训、安全消防、统计培训、创业培训等。不难看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和自身的个性化资源禀赋有很大关系,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是未来主旋律。

(2)产业链、创新链、投资链融合是主方向。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形成样品,再到拓展市场形成商品,最后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伴随着初创型企业到成长型企业再到领军企业的成长环节,以及产业链的建立、补全、增强等环节,创新创业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并找到自身的生存价值,获得盈利。

积极鼓励和引导孵化载体针对创业企业和团队设立或合作设立种子资金,构建由孵化载体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创业孵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满足不同阶段的创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断深化“投资+孵化”模式,推动科技企业和孵化载体良性、可持续发展。如金华电子商务创业园,设立300万元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科技金融与孵化载体的融合发展。

(3)数字化、智能化是平台载体服务新模式。面对创业企业服务需求,科创服务平台载体正不断探索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促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内的创业企业、创业孵化机构、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大中企业等更快速便捷、多元化、低成本地实现精准对接与融通发展。

如金华北大科技园,从自身数字化改造发力,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设数据平台、运营平台、营销平台等系统,推动平台载体运营管理智能化、高效化。依靠自身数字化能力赋能在孵企业,如利用产业大脑帮助在孵企业对接产业链资源、利用人才资源库推荐专业人才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支撑科技创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科创服务平台在专业带动就业、科技成果产出等各方面优势突出。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及一系列创新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鞠国魁,周璐璐,吴昊.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科创服务平台构建与德育实践——以“上海竞创”数据平台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3):23-24.

[2]拜喆喆,鄂瑶,徐雅倩,等.科创人在飞翔[J].大学生,2014,215(Z3):52.

[3]吴志刚.助力科研成果“惊险一跳”[J].中关村,2021(03):78-79.

[4]高纲彪.“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以商水县产业集聚区为例[D].河南:郑州大学,2011.

作者简介:吴军勇,男,浙江金华人,大学本科,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科技人才与成果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