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地震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

杨磊

13112819850301****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具有突发性、成纵性和续发性等特点,并会产生严重次生灾害,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非常大的破坏,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如何预防并应对突发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直是难以解决的自然灾害处置难题之一。自1966年邢台大地震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不断加强和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机制建设。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以来,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针对我国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及分布特点,我国建立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大国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建立并优化专业地震救援队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地震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引言

地震灾害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威胁和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破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各国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发生,都建设有自己的地震监控、预警以及灾后的地震救援、处理机制。我国也在切实加强优化本国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的建设,对于各级政府灾害信息获取、快速反应、决策指挥等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1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效能分析

生存率是地震救灾效果的直接体现指标。救援队伍到达时间越短,抢救越及时,被救援人员的存活率越高。地震发生后,按照国家或省级应急部门统一部署,各个地区及各个承接相应职能的救援队伍都第一时间抵达受灾地区。在此机制引领和指挥下,救援队的救灾效率可以及时表达出来。生存曲线直接反映了救灾队伍的救灾效率。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国家安全观理念,震后的第一救援是当地居民生命安全,在救援队到达之前,居民自救和互助是震后短期内提升生存率的最有效救援方式。救援队伍包括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民间救援队伍、水电气通信卫生各相关部门及相关军队等,多部门统筹协作对指挥调度、人员素质、装备水平等要求较高。救援能力包括救援队伍的组织结构、人员数量、专业装备配备、指挥控制系统、救援队伍有效运作以及救援队伍抢险救援能力。综合救援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搜索、指挥、救援、处置、医疗、评估等综合职能,不同职能对救援队的救援服务均具有较大挑战。

2消防地震救援现存不足

专业的救援能力对于地震救援工作而言不可或缺,可以保障救援行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我国的消防地震救援队伍于近年才成立,并逐步形成多个地震救援专业队的全国布局。应急管理部成立后,我国地震救援队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在救援能力方面仍存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救援人员的构成并不科学。现今的消防地震救援人员大多来源于消防救援队伍,具备物理、建筑、医疗等专业知识的救援人员较少,另外众多救援人员缺乏地震救援经验,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和技术专业性皆不足以支撑大型地震救援行动。二是救援队伍缺少训练。应急救援器械设施是开展救援行动的物资保障,如专业器械设施保障不到位,队伍的救援能力将大大降低。我国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的设施仍不完善。一是这些器械设施的构成不够合理,多数为救火消防设备,地震救灾设备以及通信、医疗设施都较为短缺,且质量水平较低,难以应对地震救援行动。二是一线救援人员的救援设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各地消防地震救援队伍中救援设备的种类、质量参差不齐,某些救援队的通信、医疗设备尤为短缺。

3地震应急救援事业的优化策略

3.1加强地震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

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可以有效保障救援的有效性。对此,应加强对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救援设备,促进救援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研发地震应急救援装备时,针对大型综合商业综合体面临地震灾害时造成群死群伤较多的情况,要充分结合不同综合体独特的内外部环境,全面考虑地震后不同综合体可能面临的情况,设计研发适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地震救援的专项装备。

3.2提高救援装备研发水平,提供高端先进装备

一是制定客观科学、细致全面的消防地震救援装备完整目录,通过明确装备的配备数量和构成比例,促使救援装备更为齐全。要注意例如生命探测仪、破拆装备、顶撑杆、救援工具车等重要器械的配置是否到位,增强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的事故处理能力。二是团结各类自然灾害有关部门的专家,利用现代社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各种高科技手段,加大对地震救援设备的开发力度,最终为地震救援行动提供质量轻薄、便于携带、智能操作的高端设备。三是吸引更多的民间组织加入地震救灾装备的开发过程,借助高新技术及制造企业的平台,利用国家优秀的生产能力,开发并制造各种适合中国地震灾情的救援器械装备,改变进口产品主导地震救援先进设备市场的现状。

3.3规范救援行动

一是总结经验,加快立法,依法制定急救措施。加快规范化进程,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实现《应急救援管理法》加快落地的目标。对地震救援及其他的防灾减灾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并结合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以标准和规范的形式提交整体和标准的要求。在新的应急管理体制下,必须强调协调统一,避免法典规定的矛盾和冲突,为应急管理的有效运行提供法律保障。二是确保救援流程,明确救援现场的责任,以确保救灾活动顺利进行。在优先责任机制的基础上,对政府指挥权进行区分和澄清。为了明确和规范地震应急救援的救灾工作,细分了各级政府的职责,确保所有抗震救灾行动分阶段、分步骤、有序进行。

3.4提升地震救援演习频率和质量

在加强地震救援队伍专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要定期进行地震救援演习,在实战操作中不断发现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不断提高地震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在进行大型商业综合体救援演习时,要注重演习质量,全面做好救援工作设计。根据不同的地震强度,将救援工作分为不同等级,并针对每一等级都作出科学的救援预案以及对突发情况的解决措施,力求真实,将地震救援演习真正落到实处。在演习中,锻炼救援人员的心态和技能,强化商业综合体内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向群众普及逃生知识,不断提高其安全逃生的速度,营造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整体氛围,进而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密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保障息息相关。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地震地质性灾害对于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一旦发生大型地震地质灾害,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首先需要细化地震灾害研究,依法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建立相关救援标准,加强科学知识宣传,加强抗震减灾规划,确保抗震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积极、科学、有效的防灾措施可以促进城市地震应急建设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抗震减灾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抗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佘娟萍.城市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对策研究[J].北极光,2019(09):121-122.

[2]张国军,李浩,凌云翔.基于案例推理的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44(04):60-64.

[3]杜忠娅.城市地震应急救援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9(04):319.

[4]蔺冲.服务于地震应急救援保障与决策的物资信息管理平台建设[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8.

[5]陈虹,闻明,王巍,徐爱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现状及能力分级测评[J].中国应急救援,2018(03):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