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分析

刘寅

身份证号码:120101198604023015

摘要:现阶段,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受益于国民经济发展,得到迅速提升。且同时大众也逐渐提高各方面的要求,而其中便有对行业建工质量的相应要求,故此政企必须开展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而严控其施工质量。笔者首先针对部分建工管理以及对应施工质量现状进行总体概述,进而具体分析、论述此项之管理以及相关的施工质量策略,衷心希望能提供借鉴于此类技术人员,最终提升建工项目施工质量,满足大众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有效控制

1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有效地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持续时间长,极易受各项不利因素的影响,管理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应制定企业发展方向、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因此做好管理工作也同样重要。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2.1建筑工程缺乏严格的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较长的工期,工作量非常大,不确定性因素会对施工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限制施工质量的提升,如需要使用大量资金、大量施工人员以及大量施工材料等。对此,在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这3方面的管理,并开展严格的监管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来看,施工管理工作不够严谨,一部分施工企业不重视施工管理,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管理力度过小,并且未能对施工管理工作形成良性认知,导致安全隐患,严重时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2.2设备与材料的使用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通常都会进行原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工作,这也是前期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各项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施工的阶层质量,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相应的标准,那么,不管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多完善的施工管理,对中的建筑质量都是不符合相应要求的,不只会耽误施工进度,造成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各种建筑材料的存储过程中,也经常容易发生相应的问题,由于不同建筑材料对于存储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这些材料进行看管和存储,并携带正式运用这些材料,之前还要进行一次相应的质检,只有确保质量合格以后才能够用于施工工作,再次,在各种机械设备的运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维修和护理措施,在具体施工时,也经常发生设备崩溃和故障的现象,既耽误施工的进度,又影响施工的质量。

2.3施工技术未达到相应要求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也在快速提升,因此更多的人把目光重点放在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上,因此对施工工程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多的因素要综合考虑,既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要求,还要考虑工程进程的提升,在过程中既要科学也要专业,并且要确保建筑工程要达到国家标准,进而能够最大程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大多企业并未意识到施工技术更新升级的重要性,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也有所忽视,最终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新型的技术和模式没有大面积普及,所以建筑企业主要依赖传统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目前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大多属于农民工,缺乏丰富的施工经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对新型的施工技术模式很难推广和运用。对新型机械设备的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

3.1制订相关计划,保证工期

现阶段建筑施工,项目具体施工人员与组成模块并不规范,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追赶原定计划工期,若要从根源上杜绝此问题,企业就务必合理安排工程,对应项目负责人更应科学管控。项目经理须以此工程产能估算为基础,制订阶段性与最终总体计划,明确施工队伍的目标,方能于规定施工期内完成各组之工程量,保证建设项目的良好运转,从而保证工期进度。当然,此类计划不仅要针对工期,亦包括劳动力、机械设备的使用计划等,负责人认真的科学制订计划,有利于保证工期,规定相关的器械允许损耗,真正推进建施理想化,实现“投入少,回报高”。要想项目计划顺利,提高人员工作效率需分出各个作业小组。因此项目经理具体分组时,务必根据其对作业人员之了解,具体的分组方式有“互补”“同类”等,选择好作业队的“小组长”。小组长应能在日常工人建工劳务中监督表率,项目经理必须处理好与各队负责小组长的关系,以方便集中、统一地管理建设施工进程。

3.2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及先进施工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首先,在施工前,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建筑项目实施的目标,根据建筑工程特点来制定检验标准和制度。通常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检验标准,这也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其次,在施工材料进场前,施工企业要及时对材料进行质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会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保证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满足施工要求和环保要求,是提升建筑安全性的关键所在。最后,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细节问题加强关注。在处理细节问题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小心谨慎。在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施工企业更要充分考虑施工效率和质量。目前,施工设备的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人员在应用这些设备后,不仅解放了双手,还全面提高了工作质量、效率以及安全性。

3.3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力度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要严厉打击并处罚施工现场的违法行为。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房屋的设计、施工等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对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监管力度。其中,在对施工技术进行选择时,设计人员要采取成熟的施工工艺。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房屋建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政府部门要加大自身的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施工能够有序开展。

3.4明确监督管理的权利与责任

企业方要在开展监管任务之前,应明确各方之权责,可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划分权责,主要任务为通过对建筑主材以及工程之各部分实体质量的严格检测,为对应质监部门提供依据以及同时监督多方责任主体落实权责。每个环节必须严格去执行,质监部门要实现规范管理,严按国家的规定要求建设,加强行业监管,促进此类市场有序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增长此类科学调控的水平,把对监管职能人员的法律监督最大化发挥,从而严格地将可能影响建设质量的因素控制好。项目的隐蔽工程环节,要做到严格规范对应质监,增强建工技术人员监督意识,大力实施轮班监督员工作制,进一步将此项的现场质监、指导实现,并高效控制、质监重点模块。

结束语

总之,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建筑企业需要从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这两个方面着手,在全面提高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同时,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健康发展。另外,建筑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工作中的问题,在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方雨.建筑工程管理意义及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138.

[2]孔国光.探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19(12):160-161.

[3]刘运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居舍,2019(24):159.

[4]刘阳,付振西.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J].地产,2019(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