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分析

吕翠翠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分析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内镜活检钳钳除治疗、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息肉。结果:观察组息肉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大肠息肉患者行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圈套切除;电子肠镜;大肠息肉;疗效

临床将向肠腔生长并突出的赘生物总称为大肠息肉,引发该病的因素较多,包括炎性增生、遗传、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一旦患者出现息肉,很容易由于一些因素而引发癌变,严重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将息肉完全摘除[1]。开腹手术是以往临床常用的大肠息肉摘除术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常采用激光、微波以及高频电凝电切、冷圈套切除等术式[2]。本次我院随机选取了2020.01-2021.12的大肠息肉患者共98例,其中49例接受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大肠息肉患者;研究时间:2020.01-2021.12,98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26-63岁,均值(43.41±8.04)岁。观察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30-69岁,均值(43.81±8.75)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手术开始前均需做好必要的准备,包括叮嘱不进食固态食物,确保末次排便水样便,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肠道灌肠清洁。

对照组:术中对电子肠镜的位置进行合理调整,在息肉位置确定后,充分暴露息肉,使用活检钳将0.2-0.5cm直径的息肉直接钳除。

观察组:术后对电子肠镜位置进行调整,使用圈套器向镜前端伸出2-3cm,确保息肉根部被圈套器套准确的套住,然后收紧拉提钢丝,使息肉底部呈天幕状,给予切除息肉,并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果术后创面出现渗血情况,需要加强对切面情况的关注,若术后大量渗血,或是残留较多的息肉组织,应该第一时间止血处理,或继续圈套切除息肉治疗。

1.3观察指标

(1)息肉切除率:评价标准:①完全切除:切缘、病灶边缘距离超过2mm;②切除不完全:距离≤2mm;③切除残留:可见残留的病灶组织。切除率=(总例数-切除残留例数)/总例数×100%。(2)并发症发生率:肠道穿孔、腹胀、延迟出血。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息肉切除率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息肉切除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息肉切除率(n,%)

组别

例数

完全切除

切除不完全

切除残留

息肉切除率

对照组

49

39(79.60)

6(12.24)

4(8.16)

45(91.84)

观察组

49

48(97.96)

1(2.04)

0(0.00)

49(100.00)

X2

-

-

-

-

4.170

P值

-

-

-

-

0.041

2.2并发症发生率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肠道穿孔

腹胀

延迟出血

发生率

对照组

49

2(4.08)

1(2.04)

6(12.24)

9(18.36)

观察组

49

0(0.00)

1(2.04)

1(0.00)

2(4.08)

X2

-

-

-

-

5.018

P值

-

-

-

-

0.025

3、讨论

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即大肠息肉。息肉包括错构瘤、腺瘤、增生性、炎性以及其他肿瘤等,以各种腹部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比如便秘、腹胀、腹泻、腹痛等,病情更甚者可能出现黏液血便、血便等,对患者生命健康极其不利[3]

该疾病既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以有蒂、亚蒂、无蒂为主要的息肉状态,一经发现必须积极接受系统化治疗,避免引发癌变而致死。本次我院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应用于大肠息肉患者中,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8%、18.36%,息肉切除率分别为100.00%、91.84%,观察组息肉切除的完整性更高,提示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治疗具有更高的治疗安全性、有效性[4]。手术摘除是目前临床治疗大肠息肉的主要、首选方案,可选择的摘除方案较多,包括激光、射频、氩气、手术切除、微波凝固以及电凝电切圈套、冷圈套切除等[5]。最后一种方案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圈套器圈套病变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在机械切割力的作用下快速切除这些组织,实现分离切除。另外,该法通过联合电子肠镜,可对帮助医生对病灶情况进行准确的观察,有利于将手术效率提高,和电凝切除相比,可能避免和减少发生延迟出血、肠道穿孔等并发症[6]

综上所述,为大肠息肉患者实施电子肠镜下圈套切除治疗可行性强,应用价值高,疗效好,建议在临床广泛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顾竹君,李捷壮,李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联合金属钛夹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出血、住院时间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7):1500-1502.

[2]胡业茂,叶金峰,洪锦伏,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联合金属钛夹在大肠息肉电切术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3):1516-1517.

[3]许亚培,龙润,杨金国,等.“健脾化浊方”对内镜下大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血清炎症因子、胃肠功能恢复及息肉复发的干预作用研究——附48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21,53(07):30-33.

[4]罗秀清.理气六君子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行大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及其对复发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6):135-137.

[5]陈璇,席彪,韩春霞,等.119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候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9):143-144.

[6]林达乐,吴满,何惠锋,等.去甲肾上腺素低压保留灌肠治疗方案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08(23):188-19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