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与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MR与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万艳军

桃江县人民医院 湖南桃江 413400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肝硬化和小肝癌再生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5例肝硬化患者,经术后切除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23例,小肝癌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CT检查。比较MR和CT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特异性(95.65%)高于CT(69.57%),敏感性(95.24%)高于CT(76.19%),MR对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95.38%)高于CT(73.85%)(P<0.05)。结论MR和CT对肝硬化和小肝癌再生结节的诊断有鉴别价值,但M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MR;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临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5例肝硬化患者,经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23例,小肝癌42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35~76岁,平均(56.73±3.46)岁;病灶直径1.2~3.2cm,平均(2.13±0.85)cm;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18例,B级31例,C级16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MR及CT检查。CT检查使用美国GE64排螺旋CT扫描机参数设置为:管电流300mA,管电压110kV,螺距3mm,层厚1.0mm;嘱患者饮水500mL,30min后进行平扫,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肝下缘,于呼气末进行扫描;确认病灶位置后行增强扫描(将70mL碘海醇以2.5~3.0mL/s速度注入肘静脉),于注射25~30s行动脉期扫描、70s行门静脉期扫描、3~10min行延迟期扫描。MR检查使用飞利浦1.5T磁共振仪,参数设置:T1WI正相位回波时间(TE)4.4ms,重复时间(TR)225ms,T1WI正相位TE2.1ms,TR225ms,矩阵256×192;T2WI的TE82.6ms,TR6000ms,矩阵288×224,均为1mm层间隔,5mm厚层,于患者前臂静脉在3~5s内注入钆特酸葡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10860001,规格:469.01mg/mL×15mL)0.1mmol/kg,行增强扫描,并对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进行扫描。

1.3评价指标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效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R检查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硬化作为常见的临床期间慢性疾病类,患者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属于单因素发作或是长期持续性所导致的弥漫性损害类型的病情之一。通过病理学检查一般会存在不同的情况,例如损坏肝小叶结构,肝脏变形,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坏死,纤维隔形成等,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会随着病情的严重发展为肝癌。肝癌的整个发病流程涉及多个方面,而且病情演变时期较为漫长,其中再生结节是典型的初始症状,对患者早期诊断时,可以通过是否存在再生结节,进行病情诊断。通过相关数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由于肝癌发病导致死亡的患者数量多达20万,由此不难看出,肝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现阶段的身心健康。肝癌的发生和肝硬化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为了能够不断地优化和提升患者的预后,需要在疾病早期进行合理有效的诊断。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意识到鉴别和有效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以及小肝癌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合理的鉴别诊断,能够为后续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案,促使健康和恢复,在疾病早期实现小肝癌的有效诊断,能够提升治疗有效率。肝癌的发病周期较为漫长,对初期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对患者是否存在再生结节进行判断,如果患者出现再生结节之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后续的恶性发展出现不典型增生的情况,由此演变为小肝癌。

CT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是通过容积式采样与扫描,具有较强的工作站处理能力,可通过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图像重建模式,更清晰的观察病灶,其扫描速度较快,短时间屏气即可完成,可避免因呼吸所致的层面跳动、伪影等。但CT检查对部分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局限性,并不能明确的显示两者的血供,且CT检查的电离辐射可损害机体。肝硬化再生结节通过CT平扫可见低、等或高密度结节,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部分病灶以门脉供血为主,在门脉期及延迟期肝硬化再生结节与肝实质密度趋向一致;CT平扫小肝癌时,可见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晰,增强时可见动态增强,可明显显示小肝癌病变。本研究结果显示,MR检查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CT检查,说明采用MR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更好,准确度更高。MR检查是影像检查的新型技术,具有对比度高、图像清晰、信息量大、分辨率高的优点,对肝硬化再生结节可见T1WI呈均匀的结节状或粟粒状的稍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对小肝癌可见T1WI呈多样化的低信号,且显示为结节状,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动脉期强化,且对肿瘤包膜可清晰显示,明确诊断为小肝癌,可与肝硬化再生结节明确鉴别。另外,MR可清晰显示再生结节、肿瘤、肝硬化纤维条索等,也可反映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提高肝癌的检出率,且对人体无电离辐射损害,安全性更高。

结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CT和MR的软组织分辨能力较强,可以准确发现患者的肝硬化信号,了解患者的形态改变等情况,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但相比CT检查来说,MR对小肝癌以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敏感性更强,在特异度等方面相对较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当作临床期间鉴别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病情的常用手段之一,并且值得相关领域的推广和深入研究,以期更能强化诊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贾钧.MR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6):74-75.

[2]桂国华,马秋英,林晓彬,等.MR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5):52-54.

[3]张国彬.MR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9):1181-1182.

[4]徐振州,陆大军,张向阳,等.MR和CT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J].肝脏,2017,22(7):626-628.

[5]陈典甲.磁共振成像和CT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31-33.

[6]郭建鹏.MRI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3):171-172.

[7]赵志雄,刘铁军,肖运平.64排增强CT增强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6):99-102.

作者简介:万艳军(1992-),女,汉族,湖南益阳人,主要研究方向:影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