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二次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9
/ 2

建设工程二次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陈凯凯  

山东景芝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62119

摘要:从定义上来讲,二次结构主要指的是一个建筑物在主体结构完成之后,为了实现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增加的一些剪力墙、构造柱、过梁、止水坎台、女儿墙或其他非承重的混凝土结构。其中在二次结构施工中最主要的也就是砌筑、抹灰粉刷和构造柱的施工。虽然二次结构的施工并不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但二次结构的施工保障的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性。而且若施工质量不良,后期可能导致墙体会出现裂缝、中空、止水面透水等各种质量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于砌筑、抹灰、构造柱等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设工程;二次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在建设工程二次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比较多,比如砌筑有通缝、砌块质量、砂浆强度、拉结筋、灰缝、构造柱中空、麻面儿等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的比较多,比如各种材料质量管理不当,施工过程技术管理不当或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作业人员综合职业素养不高等多种因素。二次结构施工,其本质也是对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空间的划分,虽然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结构安全,但同样也要提高对于一些质量控制的重视力度,尽可能的避免各种质量隐患。

一、针对砌筑施工技术

砌筑施工是二次结构施工中最主要的工作,现阶段为了符合我国低碳环保及保护耕地的政策落实,基本上不再使用烧结砖,砌筑中主要使用的有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

1、砌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在砌筑施工中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有些质量问题仅靠后期的验收是难以发现的。比如在使用砂浆砌筑的时候,蒸压加气块在砌筑之前需要洒水湿润,避免砌块吸收砂浆中的水分,但施工人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忽略了提前洒水湿润,影响的墙体强度。在砌筑过程中要做好对于灰缝的控制,避免出现垂直通缝。砌筑的时候接地层必须先去小型混凝土砌块或烧结砖,在实际施工中有些施工人员往往忽略这些细节。按照规范来说墙体是严禁一次性砌筑倒顶的,必须自然沉降之后再增加斜砌部分,但是一次性砌筑到顶的情况并不罕见。而且在切除中一些特殊部位还要提前预埋上拉结钢筋,有些施工人员为了省工省事并没有按照要求预埋;在施工中个别区域的砌筑不规范,比如马牙槎的预留方式和尺寸都不符合要求等。同时砌筑的材料可能也不符合要求,比如说砌块质量不达标或所添加的添加剂不合适,影响到粘接材料的质量。

2、针对砌筑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

首先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对于二次结构施工中所用到的所有材料都必须做好质量的控制,不能因为二次结构不会影响到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就忽略了材料质量的管理。对于砌筑所用的砌块材料要检查外观尺寸规格是否与设计一致?出厂证明及相关的检验报告是否合格?尤其对于常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检查其抗压强度是否符合国家a3.5的行业标准,对于小型混凝土砌块要检查其龄期是否符合要求,绝对不可以为了追赶工期使用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砌块。对于需要喷水的砌块,相关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走到作业面上去检查湿润的情况。通常来说湿度位控制在10%~15%之间,同时也严禁在施工现场进行喷淋。现场喷淋会导致表面水分过高,在起诉过程中发生走将问题。同时由于内部的水分偏低,后期还会吸附沙浆中的水分导致下降强度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墙体质量。而对于砌筑所用的砂浆一般都是预混砂浆,一般来说现场生产现场使用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其次就是做好对于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在施工之中严格按照相关进行现场控制,比如每天砌筑的高度应控制在1.8米,若阴雨天的话,应控制在1.5米之内。所有的墙体都不能够一次砌筑到顶,必须经沉降之后方可进行斜砌。加大对于形体平整度和垂直度的检查,保证墙体整体的质量。在砌筑之前对整体的墙体做好规划,合理的控制灰缝位置,避免出现通缝的问题。

二、构造柱的施工要点

二次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主要指的就是构造柱或圈梁的施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墙体的整体性,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抗剪和抗震效果。通常来说在施工图纸上都会明确标注出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位置,同时对于一些大跨度、楼层高的墙体砌筑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增加构造柱或者圈梁。按照规范来说,构造柱的最小尺寸直径应不小于240毫米。在施工实践中对于构造柱施工的问题经常表现在马牙槎、钢筋、混凝土浇筑三个方面,比如马牙槎的预留不规范,钢筋绑扎的密度不合适,混凝土浇筑时存在气泡过多、麻面等问题。

在二次结构施工之时,应根据图纸以相关施工规范提前对构造柱的位置做好标记,便于砌筑之间提前做出相应的预留工作。通常来说,当确定构造柱之后,需要先对构造柱位置进行打眼、植筋之后才能砌筑。项目管理人员要加大对于钢筋笼质量的检查确保钢筋笼的密度和绑扎符合相关设计要求,避免钢筋笼在储存或植筋时出现扭曲、倾斜等问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先退后进砌筑马牙茬,同时在技术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做好拉结筋的预埋工作。在墙体砌筑完成之后,并经过至少一周保养墙体的强度符合要求之后,方可合上模板进行浇筑。在浇筑之前需要先喷淋湿润避免两侧墙体吸收混凝土的水分,通常来说浇筑时使用的为细石混凝土,为了保障施工的质量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使用微型振动棒或其他振捣设备将混凝土振捣均匀,在拆模之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

三、抹灰施工

在墙体砌筑完成之后需要抹灰施工,在抹灰之前要对墙体进行验收并督促水电人员布设好相应的管道方可进行抹灰施工。在抹灰中遇到的问题,通常有裂缝,鼓包,中空等问题。因此在质量控制的时候,应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

针对抹灰所用到的材料,一般是预拌的抹灰砂浆在现场通过搅拌即可生成使用,在施工中为了保障抹灰砂浆的强度,砂浆堆放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当砂浆硬化之后严禁直接重新加水拌合。为了保障抹灰砂浆的和易性,通常会加入一些添加剂,添加剂过量也会引起中空、裂缝问题,因此要严格控制添加剂的质量和用量。为了避免墙体出现中空裂缝,增压加气块表面必须先进行甩浆,增加墙体与抹灰层的接触面积提高抹灰层的强度。为了避免出现裂缝,墙体与梁柱的连接位置必须使用玻璃丝网或金属网进行粘网。同时通常来说在正式粉刷之前需要先对墙体进行浇水湿润,避免砖块吸收抹灰的水分而导致抹灰层强度降低。对于没有提前喷枪的混凝土表面,需要先涂上一层结合剂或水泥膏,避免出现中空的问题。当抹灰完成之后及时的进行喷淋湿润,做好墙体的养护工作。

结束语:

在建设工程二次结构施工中,虽然与一次结构相比复杂度有所降低,但同时也要提高对于质量的控制力度,避免因质量控制不良而留下各种质量隐患。最重要的是加大对于现场的质量监督,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质量,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合理性,规范性,从施工要求,施工标准等多个层面保证墙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学明. 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J]. 电子乐园, 2019(10):2.

[2] 陈国庆. 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 消费导刊, 2018, 000(038):28.

[3] 于少辉. 试论建筑施工二次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要点[J]. 建筑与装饰, 2021.

[4] 冯勇. 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3):86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