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30
/ 2

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刘志国

身份证号:420801197710054012

摘要:现如今,需提高土地管理有效性,及时应对土地资源紧张局面,通过实行科学可行措施,利用少量土地资源,创造较大的价值,促进土地利用升级,逐步完成从定量向定性转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形势下,需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措施和形式上的优化,让土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关键词:资源管理;土地利;转型方法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愈发突出,导致土地资源浪费情况逐渐严重,部分城镇地区现有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化发展。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规范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完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注重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监督力度、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及注重土地生态效益等对策。

1土地利用管理问题

1.1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相互矛盾

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导致人与地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一些城镇在发展期间,因成本问题会占据大量耕地,导致大量耕地被用作工业用地、住房用地等。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土地在不断被占用期间,不少土地的灌溉设施受到一定的损害,这不仅影响耕地质量,还对后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2)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推进,给耕地带来较大的威胁,特别是污染问题严重影响耕地安全。

1.2占地用地不够合理

无论是在农业耕种,还是在城镇商业方面,土地资源均具有极大的价值,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但结合实际土地资源应用情况看,不少农村用地被城市建设占用,这不仅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合理性,还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村大量耕地被占用后出现闲置情况,使得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这也增加了城乡之间的矛盾。

1.3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

1)结合土地流转程序看,一些地方借土地流转之名,对土地用途进行随意变更;有的则是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流转农民的土地,将较大面积土地转给企业经营,这对农民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2)结合土地流转手续看,口头合同较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虽然有部分农户签署书面合同,但是大部分合同并不规范,其中涉及的各项条款不齐全,未严格遵照相关程序约定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地流转纠纷的隐患。3)结合土地流转运作看,基层政府缺少对土地流转的引导和服务,使得大多数地方的土地流转都是盲目进行,未根据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手续,当土地流转发生纠纷时,无法有效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

2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2.1健全政策保护

所谓的政策保护,主要指退耕还林以及对现有耕地的保护。研究发现,资源长期过度开发,势必会加剧风沙和土壤侵蚀,破坏环境。除此之外,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势必会减少可耕地面积,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为了土地资源开发满足可持续要求,归还农业用地的政策正稳步推行,农业用地重新安置成为新时期的使命,森林保护政策的落实,为土地资源可持续营造了条件。实践证明,可持续森林管理意义非凡,为土地资源管理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契机。

2.2土地结构调整

在土地结构调整方面,需要尊重核心原则,那就是保证农民利益,在现实工作中,要从农民实际出发,保护农民的利益,将农民利益作为采用新土地管理形式的科学依据和先决条件。在具体工作中,土地管理部门政策推行需要有农民的配合,在此前提下,开发和利用土地,确保资源利用率。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土地价值的挖掘需要依靠农民来进行,土地的直接使用者是主要驱动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工作中,必须积极动员农民,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和效率的达成。在土地改革进程中,土地资源使用需保证最佳状态,通过土地结构调整,确保土地价值充分呈现。

在此期间采用的土地整治技术有:其一,农用地整合技术。在现实工作中,生产空间属于资源载体,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构建生产空间的规模化以及高度匹配的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此期间工作包括对农村耕地、园林以及相关配套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强化土地整治效果,提高资源利用率,农用地整合技术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具体实施手段有:首先,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综合分析种植传统等因素,在此前提下发展特色产业。这是新时期农业发展重点内容,需要高度重视。其次,劳动力水平应考虑到位,通过分析经济发展真实能力和科技文化水平,对核心生产因素情况作出判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土地资源浪费。最后,把特色农业看作是产业发展导向,统筹农业发挥资源,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例如:农田水利工程等。取缔传统的生产方式后,向高效集中方式转变,借助科学手段为农民增加收入,助力农村经济增长。其二,建设用地盘活技术。首先,按照农民的个人意愿完成用地规划,确保灵活用地,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保障资源利用效率。其次,依照实际的建房需求,在法规允许范围内,统筹城乡发展用地,实现均衡发展。最后,注重乡土特色,借助强制化手段,整治村落环境,在农村发展中,灌输环保理念,打造文明乡村。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完善配套设施,积极搭建农村生态网络,合理保护原有乡土特色。在保护土地资源基础上,科学规划建设用地,既要发挥出空间建设的功能性,又要彰显出土地价值。

2.3重视生态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工作中需要重视生态建设,加深环保理念,借此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土地资源需确保多样性,掌握多种多样的地区特征。从现状了解到,近年来,气候和人为的影响加重了土壤侵蚀程度,许多地区荒漠化严重,土地资源价值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积极完成生态建设,弱化土地侵蚀程度。例如:风力稳定战略,就是可行措施,具体包括牧场种植以及植树造林等。在现行工作中,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特点是增加土地资源价值,使土地资源财富叠加,改善现有生态系统。

2.4重视市场秩序新规

通过研究发现,积极落实土地资源管理,是我国经济建设首要解决事项之一。想要取得显著成果,需要积极创新概念,确保最新的概念渗透到操作层面,并广泛应用。需结合现实需求,创办商业的市场环境,在实际工作中,由国家直接管理土地。

此外,重新分配土地资源,以适当的政策为基础,彻底解决土地使用和分配等层面的问题,在监测和控制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为了使土地资源管理变得可行和有效,需要监测土地资源,在此前提下将土地资源纳入主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的牵引下,我国土地利用转型登上了新台阶,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顺利拉开序幕,相关工作的开展,促使积极影响产生。但目前来看,具体工作落实期间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确保规章制度以及保障性条例的健全,强化人员责任意识,为土地资源管理夯实基础,发挥城市建设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峥嵘,吕振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方法探讨[J].农家参谋,2021(13):97-98.

[2]龙双全.关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思考[J].中华建设,2021(6):44-45.

[3]王惠存.论县级及以下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对策措施[J].现代农业,2020(10):72.

[4]刘永轩.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1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