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30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王永芳

河北邢台宁晋县华英双语学校 055550

摘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确定统一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教学,通过不同的单元块的学习来完成主题内容的学习,同时突出各个语文单元模块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和巩固练习中找到一个平衡,共同的渗透进教学实践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适当的教学内容的创新,来提升教学效率,完善教学成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单元语文要素;落实

引言:在各个语文单元模块的学习中,通过多样化内容的学习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的能力,然后通过语文教学的主题单元来整合各个小单元的学习内容,也就是按照从整体到单元再到整体的学习节奏,帮助学生强化语文的学习认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敢于表达,在表达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学习内容,促进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而且健康的学习氛围。本次以语文教学中的组块教学理念指导为引领,对于小学语文单元活动整体设计展开讨论,希望能够给教学实践提供帮助。

一、单元整体活动设计的策划

  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综合考虑进多种因素。要确定好教学目标,并且对于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要有合理的规划,将细致的教学内容渗透进教学过程设计中。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阅读 要有一定速度”为例,单元语文要素为掌握提高 阅读速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确定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各个单元的课文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将整体的单元要素确定好作为主题引领,然后在以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辅助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呈现递进的关系,并且相互联系,不断地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学单元内容的深入,将教学主题不断升华。以单元整合理念为引领,贯穿于整体的教学内容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探寻能力培养的规律,帮助学生从整体到单元再到整体的学习,教学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整体分成一些小部分分散在各个小单元中进行教学,并且在知识难度上和能力培养上有逐渐递进,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资源整合的时候,语文课程资源分布的比较散,所以教师需要先提炼出重点主题,但是其实内部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时,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课程资源内部存在多种整合方式,所以灵活性也是指操作的灵活性,另外一个就是理念的灵活性,理念灵活性要求资源整合的与时俱进和富有创新性,而且现阶段很多新的教学理念都逐渐引入语文教育的领域,所以这些都引导着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的变化。灵活性的原则让大单元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显得很顺畅,不会很突兀,让学生接受起来也不会有一种思维上的跳跃感。语文课程资源内容本身就比较丰富,种类也比较多,所以教师为了完成各个单元模块的课程资源整合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首先就是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这涉及的是语文信息中的时间线上的问题,将时间线理清楚之后找到主线将这些内容全部串联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汉字发展史和儒家文化史等各种有关历史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还有课程资源本身要体现特色。

二、关注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要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需要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关键能力的形成纳入目标内。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具体要求,并且提炼出教学资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综合以上多种因素考虑,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目标的清晰不仅仅是明确了目标本身,很大程度上也给教学实践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具体方向。在各个单元内容的学习中,具有一定的能力培养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利用某个单元的学习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某个能力,也就是可以达到培养关键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强调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也是可以将单元与整体联系教学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那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关键能力的促成,不断地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文章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秋天比作钥匙,比作五彩缤纷的颜料,比作非常好闻的气味,也比作了可以吹响声音的小喇叭……而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上,作者也独居匠心,“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并且在排比句的运用上,借助“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作者用这些修辞手法给秋天赋予了丰富的感情,并且让学生在阅读和体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以及秋天的美好,这样充满艺术性的文学作品,也加深了学生的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课后习题作为单元整体活动设计的延续

  课后习题一般包括理解与交流、积累与运用、拓展与实践。其中在理解与交流这一模块中,通过让学生朗读或者表达的方式来理解学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整体上有个基本的把握,在积累与运用模块中,在讲解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及时巩固,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不仅通过练习明确自己对于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地方,还要学会运用知识,甚至是学会举一反三。在拓展与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欲和求知欲,并且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留意生活。如策略单元“阅读要有一定速度”注重“阅读速度”训练,可以结合课文实 例,总结提高阅读速度的经验,请学生类举相同句 例,进行有效分析,提炼语文要素,并总结感悟, 以拓展延伸的方式巩固此项语文能力。适当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达,尊重学生的多样化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表达时的状态,通过学生的表达分析出当下还存在的一些不足,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及时的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完善教学成果。并且也要及时鼓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结束语:单元学习相对来说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将语文整体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可以通过分成各个单元教学的形式共同促成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学中注重体现各个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在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上要逐次递进,让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最终回到主题的学习。同时教师要注意有效利用课后习题来延续课上的教学内容,课后习题是对于学生课上所学内容的及时巩固,也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目前的不足,一边在下一个单元模块的学习中有所侧重,教师也可以针对性的给出策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德喜.深度关联,推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结构化——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12):38-41.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1.12.010.

[2]王虹.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2(09):132-13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9.061.

[3]白秋生.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初探——以统编版三年级阅读策略单元为例[C]//.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384-386.DOI:10.26914/c.cnkihy.2021.01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