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生的挫折心理和抗挫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30
/ 2

探讨小学生的挫折心理和抗挫能力的培养

蒙绍钢

灵山县佛子镇新村小学,广西钦州535426

摘要:俗话说的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家里被家中长辈视为“掌中宝”,放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蜜罐子”之中,基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挫折与磨炼。因此,当挫折来临时,他们更多的是茫然与无所适从,更严重的可能一蹶不振。近些年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学生因在家中备受家长的宠爱,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这种性格的影响下,学生受不了一点点的委屈与挫折,甚至在遇到这些不如意之事时,还会哭闹不停,直至心满意足为止。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极其容易养成“玻璃心”,以至于在和他人争吵时做出过分的行为,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进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挫折心理;抗挫能力;重要性

前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这一句句名言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过挫折与磨难后,才能成就更精彩的自己。但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生长于温室之中,在玻璃罩的保护下娇弱成长,进而给学生的正常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前段时间的新闻中,我们总是能听到,有学生因和父母吵架或自身压力较大等情况时,而出现跳楼、自杀、跳河等行为,进而人们逐渐重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时期,学生对挫折的应对方式,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挫折心理和抗挫能力。

一.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挫折心理以及抗挫能力,就应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并告诉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以及失败并不可怕等的道理,逐渐让学生体会失败与挫折,并接受失败,挑战失败。当代小学生的自尊心都极强,甚至存在一定的虚荣心,看到别人成功时,自己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情绪产生,甚至非常排斥“失败”一词。对此,小学教师应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让自己以往生活中、学习中所发生过的失败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遇到失败、挫折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但只要在事后有一颗坚强的心,正确认识失败,直视挫折,最终将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与学生产生共情后,更容易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而正确的认识“失败”,认识“挫折”的存在[1]

二.培养小学生的挫折心理和抗挫能力的方法

(1)分层次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对于小学生挫折心理以及挫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过于强求学生。最好分解目标,以小步子阶梯化实现挫折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意所提供的挑战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里的。有位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2]。具体可解释为以下三个区域:

1)舒适区,也就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在这个区域里学生感到非常的安全、舒适,但是不会有成长;

2)挑战区,也就是最近发展区,是学生努努力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在这个区域里,学生的感受是积极的、跃跃欲试的,如果父母引导得当,学生会全力以赴,做到符合自己能力的最好水平。

3)恐慌区,就是通过学生现有能力也无法达到的区域。在这个区域时,大多数学生都会切实体会到“挫折”的存在,即使很努力也常常达不到自己所求的目的,这时,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出现恐慌、烦躁等情绪。但不能心软,如果教师们将学生的目标定得太低,就会落在学生的舒适区里,使他们认为事情都是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即便不能轻松完成,也不会过于困难。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3]

(2)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存在

很多教师及家长在学生遇到挫折时都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甚至学生在某件事情没有做好时,出现指责、责骂等的行动,并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在这件事情中发生挫折的原因,更没有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克服挫折。小学时期正是学生热情、好学的时期,这时候的他们心思也相对较为细腻。当他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他们也会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若是这时教师及家长都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适当的给予鼓励与信任,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深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4]。因此,小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告诉他们挫折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在发现挫折时,不断地战胜它们才能逐渐成长。还可通过名人的事迹进行分析: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试验了7000多次,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而在我国古代中出现了一个天才男孩“仲永”,却在成功中迷失了自己,最后只留下“伤仲永”的遗憾。并借此机会告诉学生,直面挫折,正视困难是伟大的,是英雄的行为。同时一直成功,极有可能骄傲自满,也是不可取的。

例如在小学生时期,很多学生都不能独立完成大部分事情,如洗袜子、洗碗等。教师便可让小学生回家之后落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在“洗碗”时,家长可先让学生自己操作,借助他们日常观察到的方式方法进行洗碗,当他们没有成功时,家长也不可着急,不能在一旁笑话,而应引导他们正确的洗碗方法,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耐心的目的。或者,在学校时,当学生找不到学习方法的时候,教师也可在一旁做引导、辅助工作,切记不能大包大揽,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三.对抗挫折能力教育的反思

    小学教师们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不是刻意给学生找出挫折,也不是把学生扔在挫折里不管任由他们处理,而是需要教师们深入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状态以及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挫折,帮助他们在挫折中获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最终拨开云雾见青天!

参考文献:

[1] 刘凤. 浅谈学生应激和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培养[J]. 人文之友,2019(19):225.

[2] 张倩.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提升策略分析——以班主任视角来探讨[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12):82-83.

[3] 刘笑铭. 正视脆弱的"蛋壳心理"——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 才智,2020(9):188.

[4] 谢玲莉. 小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