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脱贫户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对脱贫户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康雁

大理市大理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671003

摘要:近年来因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就业环境整体受限,脱贫劳动力群体就业存在明显困难,笔者就脱贫劳动力就业情况开展调查,了解掌握脱贫劳动力就业存在困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脱贫劳动力 就业困难 现状 对策建议

内容:

近年来,大理镇通过不断努力,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已完成所有贫困户脱贫,丢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实现了总书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2020年以来,因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均受到冲击,随着乡村振兴政策深入推进,多措并举拓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渠道,防范返贫风险,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

1.大理镇脱贫劳动力就业现状

    截止2022年6月,大理镇脱贫劳动力在册 243人。其中16岁以上在校生15人,残疾无劳动力17人,半劳力20人,完全劳动力191人。

1.1从收入上来分析,月收入在500至1000元之间有63人。其中务农零工、建筑零工22人;政府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村庄保洁员等)36人;第三产业服务业5人。年龄在40岁至60岁为55人,39岁以下8人。学历均为初中及小学。该收入群体平均年工作月份数为7个月。

1.2月收入在1100至2000元的有54人。其中月收入在1800至2000元的人员有35人,主要从事餐馆客栈、KTV、咖啡馆、旅游产品销售等服务业。从事以上职业的人员年龄在20至35岁之间。剩下的19人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主要从事职业为保安、保洁、务农零工、货运三轮车等。学历高中、中职7人,其余为初中及以下。该收入群体平均年工作月份数为7.5个月。

1.3月收入在2100至3000元的有54人。其中从事建筑工(粉刷、钢筋工、水电装修)等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人有20人,年龄阶段为20至60岁。从事销售的人员有9人,从事餐饮、酒吧、健身会所等服务业的人员10人,其余15人为个体小本经营、公司、工厂上班人员。销售、服务业、公司上班年龄在20至45岁之间,学历中高中、中专、中职业、大专人数占比有一定的提高。高中、中专、中职8人,大专32人。该收入群体平均年工作月份数为8.2个月

1.4月收入在3100至4000元的有7人。其中从事建筑技工有4人,公司上班3人,年龄在20至45岁之间,本科2人,大专1人,其余人员为高中、初中人员。该收入群体平均年工作月份数为9个月。

1.5月收入在4100元至6000元的有13人。其中从事科技、教育行业的有7人,从事建筑工地、施工队的有4人,矿业公司有2人。以上人员本科学历4人,大专3人,其余为高中、初中人员。该收入群体平均年工作月份数为7.3个月。

  1. 大理镇脱贫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

2.1脱贫户中低收入人群务工月份少,平均为7.3个月,月收入500至1000元脱贫户,这部份人群年龄大,学历低,收入主要靠临时帮工、小工收入,收入低、工作不稳定,而政府安置的乡村公益性岗位属于兜低保障,每年根据脱贫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政策性安置,每年安置时间大概在5月份起,所以低收入脱贫劳动力全年务工月份数少,收入有限。

2.2脱贫户中高收入人群,全年工作月份数在7.3个月,这部份人群主要是当年“因学致贫”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学历高,收入高,承载着全家的希望,是家庭中主要的收入支柱,是全家脱贫的依靠,这部份人员主要务工地点在外地经济发达地区,随着这两年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导致该部份人员收入降低,工作收入与就业期望不匹配,离职,重新寻找工作的时间延长,全年务工月份数减少。

2.3月收入在1100至2000元的人群,所从事工种主要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该类人群以两类为主,一类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主要为餐饮、客栈、旅游产品销售的服务人员;另一类是年龄在40至60岁的从事保安、保洁、货运三轮车的人员,这两类人员学历不高,收入不高,从事的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入职门槛低,主要靠当地的旅游业经济来维持生计,而近两年来,因疫情的影响,当地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从事与旅游相关服务行业的人员,收入不稳定,该类人员的年务工月份为平均7.5个月。

  1. 大理镇脱贫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3.1从事没有技术含量岗位的人员,年龄偏大,收入偏低。随着年龄增大,该部分人员进入工作岗位的机会越来越少。

3.2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人员,在就业环境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工作岗位减少的情况下,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人员寻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3.3高学历、高收入人员在寻找工作中现实与期望存在差距,出现离职与暂时失业的情况,工作及收入不稳定。

  1. 对大理镇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建议

4.1建立健全高年龄、低收入脱贫户劳动力的就业保障机制。针对脱贫户家庭情况,做好分析研判工作,对年龄相对较大、收入较低甚至无收入脱贫户开发适合本村需要及符合本人条件的岗位,保障脱贫户收入,防范返贫风险。建立年初即组织岗位开发、申报、审核的机制,及时落实乡村公益性岗位申报,保障该类人员工作平均务工月数。

4.2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能力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从事有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员,收入比从事无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员高,并且较无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更稳定,为了提升巩固脱贫劳动力收入,防范返贫风险,建立工作机制,对无“一技之长”的脱贫劳动力开展劳动技能技术培训意愿调查和培训推荐,不以完成劳动力培训任务为目标,精准组织脱贫劳动力技能技术培训,目的是提升劳动力技能,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能力。实施精准施策,一方面针对本地的岗位,组织脱贫劳动力进一步的提升职业技术水平,尽量获得上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开展东西部劳务输出对接,根据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所需技能,组织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

4.3加强对脱贫户子女的教育支持

就业脱贫是脱贫成效见效较快的一种方式,“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曾是脱贫攻坚时期引导贫困户脱贫的主要措施。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新的贫困户产生,根据脱贫户家庭结构特点,持续做好脱贫户子女的教育帮扶,根据脱贫户子女情况,开展脱贫户适龄学生教育支持帮扶,包括职业教育。为脱贫家庭持续培养合格劳动力,稳定脱贫户脱贫成果。

4.4做好脱贫户高学历劳动力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

以大理镇脱贫劳动力分析为例,部分“因学致贫”的脱贫户中大学生比例高,收入相对较高,但由于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就业稳定性差,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性的安排相关机构,做好脱贫户大学生劳动力职业思想教育,引导脱贫户大学生劳动力正确面对经济大环境引起的暂时性就业困难;结合他们的专业和兴趣,帮助脱贫户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的开展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学习活动,把脱贫户大学生劳动力培养成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拓展他们的职业生涯渠道,防范“因学致贫”脱贫户的返贫风险。

4.5开展各种方式的岗位推荐活动

落实各级就业部门工作责任,开展好本地和外地就业岗位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结合当地脱贫户劳动力结构特点,梳理出脱贫劳动力“稳就业、防返贫”专项推荐岗位;根据返贫动态监测结果,做好脱贫户求职信息登记,整合各行各业的力量,精准做好脱贫户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推荐工作;完善各种推荐渠道,采取就业困难人员易于接收的方式,开展岗位推荐。

结语:稳就业是防止脱贫户返贫风险的主要措施,提高对脱贫户就业帮扶措施效果,需要劳动就业部门客观分析当地经济形势和就业特点,协调各级各部门精准施策,配置社会各方资源,在稳就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脱贫户就业率和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