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张杰

胶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 青岛 266300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在持续提高,土地征收征地在征收拆迁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关乎土地征收的管理、关乎城市建设发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土地征收管理在社会和谐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拆迁工作内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政策性,涉及多项法律法规,很容易出现权利过于集中、资料不完整等各项问题,让违法乱纪者钻了空子,必须加大对其的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土地征收中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其规范搬迁程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将补偿标准依据、项目进度纳入其中,提高土地征收管理的透明度,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便利。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土地征收;管理工作;应用

1信息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1.1面临信息安全风险

征地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数据信息,如土地规划、地理测绘、地籍等,需要保密。征地管理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后,系统运行在互联网环境中,面临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的风险,以及系统操作和数据存储安全风险。因此,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征地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做好管理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保护征地机密文件的安全。

1.2征地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征地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熟悉所有工作环节,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了解征地管理政策,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知识,并将其结合起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征地管理中,行政人员能力不足,行政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管理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1.3信息共享差

土地征用管理只是土地管理的一部分。管理层工作范围广泛,专业性强。它还需要协调自己与其他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包括土地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综合整治等。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熟悉自己的业务,但不足以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信息技术应用后,各部门之间可以共享信息资源,征地管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其他土地管理业务,以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例如,土地征用管理已经完成了自身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但尚未实现与其他土地管理业务的信息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如果员工对整体土地管理了解不足,地籍管理与土地规划、土地规划管理与征地管理之间存在信息分离,征地管理与各项业务之间的数据整合较差,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作用,制约了征地管理信息技术的提高。

2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1建立健全的土地信息数据库

在信息技术中,数据库的建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大量有组织、可共享和统一管理的数据的集合。

2.2信息收集中的应用

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土地征收管理科室与其他科室,以及财政、社会保障部门等的信息交互渠道。在土地征收工作过程中,进行土地基础信息、各类评估报告、各类政府批复等信息的收集工作,避免工作人员在各个科室及各个政府部门之间来回奔走,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在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后,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整理成标准化文件,上交给审批管理人员。一是在土地管理系统内部开展征收地块基础信息收集工作,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类整合,并赋予相关科室人员登陆管理系统的权限,可随时查阅数据信息;二是科室人员登陆系统后,查阅自身所需的信息,实现各科室土地征收信息的对称,促进各科室之间信息数据的联动,保证土地征收数据信息的全面完整,以提高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效率。

2.3提高土地征收管理的工作效率

土地征收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练应用办公软件,掌握相关的知识,熟悉政策法规。在土地征收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整合文件资料,拟定安置方案公告、土地补偿安置协议等制式文件。其中涉及征地对象、土地面积、补偿标准、社保金额等等标准性数据,这些数据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只有面积、地类会因为征地对象发生变化,上述数据信息都是由原始数据计算而来,数据之间存在关联性。土地征收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熟练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办公,了解相关规定。在征地上报工作中需要制作大量文件,比如:补偿安置方案、土地权属情况表、建设用地方案等等,这些文件必须格式统一,需要改动的只有面积、补偿标准、社保金额、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数据。这些数据在一定范围固定不变,而评估数据会征地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是基于原始数据计算得出,文件之间存在关联性。在文件制作中,工作人员要重复使用数据,根据公式进行计算,按照要求转换面积单位,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有些数据可以直接在数据表格中计算,而有些则需使用计算器,查阅数据库信息。

2.4文件制作中的运用

征地组卷上报工作需要制作多种类型、数量较多的文件材料,主要有土地权属情况表、建设用地方案、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等,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人员在制作文件中,直接使用文件的格式,只需填写地块的相关信息与数据即可,而有些数据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如征地补偿标准、社保补贴标准等,需要重复填写、计算等。在文件制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套用公式可直接计算出结果,或者是直接查询数据库就可获取到一些常用数据,直接复制粘贴至文件中,极大减轻了文件制作的工作量。传统土地征收管理的工作量大且工作任务重,在文件制作过程中,人工计算数据存在一定的失误率,使用信息化技术首先保证了数据收集的质量,并且在计算时直接调用公式就可获取到结果,利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大量数据的计算与数据的处理,对于土地征收管理工作质效的提升非常有利。

2.5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方向

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强化数据安全性,对其进行整合,除了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外,还要把握现代化社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大对其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土地信息数据库,将土地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各项内容进行整合,统一储存于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供地信息、土地规划等,建立数据接口便于后续维护使用,方便更新系统,可以提高数据利用率。建立数据信息处理模块,实现智能化搜索,在模块中输入坐标位置,就能直接与储存信息对比、计算,得到该地块的面积、地类信息、供地情况、信访情况等。通过信息处理模块,用户可以获取完整的数据信息,将其作为决策依据,做出准确判断。

文件到处模块是在土地征收管理规定基础上,对信息处理模块中的地块信息进行调用,导出文件资料。该模块会提供接口,在发生政策变化时,便于随时更改,可以保证导出资料完整性与准确性。可见,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中的重要性,随着技术更新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变革,土地征收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需要工作人员主动创新,加强应用不断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有助于管理工作工作高效开展。

结论

信息技术为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提供了最佳的工作方法,实现了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数据资源库,整合土地征收管理的数据信息,为工作人员信息收集、查阅地块信息、数据处理、文件制作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快了管理工作的速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促进土地征收管理各项工作的高效化推进。

参考文献:

[1]冯晓鹏.信息技术下的住房和土地管理的新思路[J].城镇建设,2020,(3):1.

[2]沈智,沙志峰.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区域治理,20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