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然资源综合分析评价指标实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新疆自然资源综合分析评价指标实证研究

姚国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规划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 随着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顺利完成,如何利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林草湿等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准确反映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状况,是自然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好自然资源综合分析评价,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管理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支撑自然资源整体管护、合理开发利用和系统修复。

关键词:自然资源;评价;实证

自然资源综合分析评价是通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行业调查数据,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相结合,评价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综合研究。其核心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满足分析评价目标的实现,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满足自然资源管理实践需求。

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自然资源分析评价方法、框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新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方法和技术体系,相关实证研究数据采用近几年各行业发布数据。

一、数据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组成

(一)评价指标的构成特征

以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总体思路和指标体系中指标为基础,结合新疆第三次国土调查分类指标标准,评价指标包含自然资源基本情况、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协同协调和自然资源反映响应四个方面内容。

1、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包括自然资源数量、自然资源的质量、自然资源的格局,包含土地调查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草原面积、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水资源总量、湿地保有量等指标。

2、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评价指标包括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程度、自然资源保护状况,包含土地开发强度;垦殖指数;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比例等具体指标。

3、自然资源协同协调评价指标是指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包含人均耕地面积;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城镇人均住宅用地面积等具体指标。

4、自然资源反映响应评价指标包括重要政策及重大工程实施响应、自然社会经济反映,包含农用地整治面积;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完成情况;耕地非粮化率;废弃闲置宅基地面积比例等具体指标。

5、在新疆特色指标选择上,选择绿洲化面积、盐碱地减少量、荒漠化减少量指标,同时,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勾指标加入重要政策响应指标,补充进入评价指标体系。

(二)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建设

依据构建的指标体系,以PSR模型为基础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状况评价。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中,“压力”指的是人类为了进行社会活动,从自然界不断获取物质资源,对自然界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自然界资源和环境的恢复产生了压力。PSR模型的综合性和逻辑性较强。“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之间相互关联、互PSR模型反映了人与自然相处中所产生问题的共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大都是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开始的,使自然资源环境向良性一面发展,找到人与资源环境的平衡。通过数据收集、整理与计算,获得了新疆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各指标数据,共计41个具体的数据指标。

二、指标数据获取与分析评价

(一)基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指标数据分析

1、新疆自然资源基本情况,通过国土调查获取耕地面积、基本农田、林地面积,草地面积,湿地,水资源量等相关数据。新疆自然资源空间异质性较高,山地、绿洲和荒漠是区域三大景观,分界明显。相关数据反映,耕地质量上,优等地面积占比较少。盐碱化土地面积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整体减少明显,绿洲化面积达2.48%,表明区域土壤质量明显提升,荒漠化得到有效的遏制。新疆地处干旱内陆区,水资源量有限,土壤自身带盐,绿洲处于荒漠的包围之中,因此盐渍化和土地沙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因。

2、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土地开发强度不到1%,处于低土地开发状态,垦殖指数为4.35%,永久基本农田为2.1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70.10%。突出体现了水资源已高效利用背景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有限,在未来增加土地开发强度、垦殖面积和基本农田面积比例,水资源协同供给是关键。从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看,每万元GDP占地面积较大,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建设用地消耗面积较高,单位价值的资源量占比较大。

3、在自然资源系统协调性上,从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特征方面,获取人均耕地面积、城镇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农村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国土开发强度变异系数、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可以看出,国土开发强度高于1.0,处于强变异,表明空间分布不均,变化较大。人均水资源量较大,但与人均耕地面积不协调。城镇与农村人均住宅用地差异较大,数值相差4倍以上。

4、在自然资源反映响应上,从重要政策及重大工程的响应上看,农用地整治面积,每年达6.67万公顷,10年间达100万亩;增减挂2353.33公顷;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17.46万公顷。新疆实施的重大政策及重大工程,主要是农用地整治、增减挂和退耕还林还草,从面积数量上看,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较大,达100万公顷,农用地整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10,有效推动了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将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有2000多公顷的土地用于城镇建设发展。从自然社会经济反映看,年度耕地净变化量,为185.58万公顷,为正向的流入,表明耕地面积在增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非粮化率,为68.01%,表明有2/3的耕地是非粮作物的,如棉花、辣椒、葵花等农作物。退化土地面积比例为0.0225%,区域退化土地面积还在很小数量的增加,但比例较低,基本上处于稳定的状态,说明区域退化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二)基于自然资源指向性指标数据分析

1、综合质效方面,耕地保有量完成率,达10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为47.48,相比2017年41.3%有明显的提升。森林覆盖率由4.24%,提升到4.87%(2018年),明显增加。在协调发展方面,土地开发变异系数高于1.0,具有强的变异性,表明土地开发区域不均横,差异较大。在绿色发展方面,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为204.48公顷/亿元,相对数值不高。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达14.29%,相对不高,但湿地保护率已超过50%,一半以上处于保护状态。另外,增减挂勾达2000公顷以上。由此可见,新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综合绩效特征上,综合质效提升,绿色发展方面增强,但区域协调发展不均。

2、生态环境方面,新疆森林覆盖率,为4.87%(2018年),相比上一年度数值明显提升(4.24%),表明区域环境有所改善。森林蓄积量,由3.37亿立方米,增加到3.92亿立方米,自然资源资产存量增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比例,为2.17%,用水总量,548.77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在自然资源资产利用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70.10%,利用率较高,但万元GDP占地面积,为0.0127公顷/万元,相对于建设用地的GDP资源量上,数值并不高。由此可见,新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有所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但万元GDP占地面积不大。

3、土地综合整治情况上,区域农用地整治面积,达6.67万公顷,退化土地面积比例,仅为0.0225%,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表明新疆在土地综合整治的效果显著,有效遏制土地退化。另外,在矿上恢复治理方面,绿色矿山数量达72个,充分反映了国土空间修复的作用。一方面,土地综合整治,控制了土地退化。另一方面,矿山生态状况得到恢复治理。

三、新疆自然资源状况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三类准则层评价结果及权重,通过PSR模型综合评价,建立评价程序,以Excel表格的形式呈现。通过指标实证分析,新疆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综合评价为良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仍有较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9年度自然资源评价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6号)

[2]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和《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两项行业标准的公告(2021年第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