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框架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16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框架构建

王雪洁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 分析16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状况,为后续管理指明方向。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所有围手术期患者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结果 所有剖宫产患者均使用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初次给药时间有待改善,术后给药患者占比为76.19%;所有患者中,采用单用、二连用药以及三联用药的数量分别为70例(41.66%)、83例(49.40%)、15例(8.92%);168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术后感染、5例发生切口感染,总感染发生率为7.14%。结论 院方应尝试将合理使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年度考核标准中,各位医生应积极总结临床经验,规范用药行为,产科医生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确保药物使用得当,效果良好。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临床分析

剖宫产手术属于妇科常用的分娩方式之一,依据创伤与外科手术切口标准进行分类,通常将其划分至II类切口手术,即清洁+感染。剖宫产需要对患者宫腔进行操作,该位置与阴道相通,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感染,需要给予患者及时的抗感染治疗【1】。就剖宫产而言,手术环境并不是完全的无菌环境,具有细菌污染的可能性。护理人员要重点考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技巧。为此,本文将剖析围手术期剖宫产患者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上的实际状况,合理调整与规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年龄在26~38岁之间,平均年龄(29.32±1.60)岁,所谓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入院直至出院的时间。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经济状况,再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等用药,利用EXCEL软件完成围手术期剖宫产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信息汇总,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工程比例、实际用药情况以及患者感染发生情况【2】

1.3观察指标

术后感染标准:体温超过38℃且在两次以上,腹部切口处出现红肿、疼痛、热胀等问题,并伴有分泌物,则视为感染。

2 结果

2.1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首次用药时间:术前0.5~2h使用且未注射麻醉药物的患者有40例(23.80%);术后使用的患者有128例(76.19%)。用药方法为静脉滴注,所有患者用药时间均高于30min。

总用药时间:在3d内用药的患者有8例(4.76%),在3d以后用药的患者有160例(95.23%)。

2.2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构成状况

所有患者中,采用单用、二连用药以及三联用药的数量分别为70例(41.66%)、83例(49.40%)、15例(8.92%),具体构成间表1.

表1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具体构成状况

用药情况

用药种类

例数

占比

单用

氨苄青霉素

42

25.00

头孢曲松钠

21

12.50

林可霉素

4

2.38

舒巴坦钠

3

1.78

二联

氨节青霉素联合甲硝哇

65

38.69

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

18

10.71

三联

氨苄青霉素联合甲硝唑联合庆大霉素

10

5.95

头抱曲松钠联合甲硝唑联合庆大霉素

5

2.97

2.3 用药天数

研究显示,患者用药时间在3~7d之间,平均用药时间(5.05±0.68)d。

2.4 感染状况

表2 患者感染发生情况

例数

术后感染(例)

切口感染(例)

总发生率

168

7(4.16)

5(2.97)

7.14

3 讨论

抗生素作为抗菌消炎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应用效果良好,但如果未遵照医嘱,错误用药,有可能造成菌群失调,产生抗药性。对一些体质偏差的患者来说,容易出现肝脏功能损伤。

3.1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概述 手术属于侵害性较高的一类治疗方法,如果无菌措施使用不当,容易使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此时多数医院会给予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预防感染发生。手术感染部位通常是指患者手术期间的切口或手术区域所涉及器官、组织以及空腔,如果抗感染措施使用不当,容易引发切口感染等问题,甚至出现脑脓肿。就剖宫产手术而言,切口表面更易感染葡萄球菌,而深部则易感染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重视抗菌药物的使用【3】

3.2 预防应用型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1)医护人员必须根据相关检测结果及抗感染指南科学控制给药时间。一般情况下,在切开患者手术区域皮肤前半小时内,需要以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抗菌药物,确保在正式开始手术时,血清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已经达到抗菌标准,即>MIC 90。给药地点应该在手术室,而不是病房内。(2)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采用静脉滴注方法使用,要求溶媒体积不允许超过100mL,需要在30min内完成滴注,尽可能不将药物放在大瓶内滴注。(3)要求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浓度,确保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浓度符合相关标准。(4)对于剖宫产手术而言,应尽可能选用头孢菌素作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该药物在发生抗高危感染上效果良好,像胎膜早破、产前出血等并发症。若手术时间偏长,需要在患者宫腔内部填塞纱布;对于产后出血症状,则需要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或头孢西丁药物。(5)通常预防应用药物适合短程使用,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质变化,重点关注体温和切口状况,使用时间尽可能低于3d

【4】

3.3 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研究显示,不同分娩形式所产生的感染问题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剖宫产患者感染发生风险更高,患者切口感染以及宫内腔感染可能性更大。对于预防应用型药物而言,更应侧重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包括切口感染、宫腔感染等,但不能忽视全身感染预防。

参考文献:

[1]雷丽香,詹少虹.16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27-29.

[2]马小平,石嫱.医院妇产科剖腹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查[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193-194.

[3]彭广钧.剖宫产围术期用药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9):806-807.

[4]张志刚,魏秋霞,魏巧妙,等.2014年第三季度某院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B,2015(12):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