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攻击情况及防范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攻击情况及防范措施研究

周强

四川省第二退役军人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受到患者暴力攻击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2022年5月期间我院精神科200例临床护理人员,将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未采取防范措施期间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加强防范措施期间纳入研究组,统计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攻击情况,分析遭受患者暴力攻击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比较两组,研究组遭受患者暴力攻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的原因较多,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沟通技巧与护理技能,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暴力攻击护理人员的风险。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暴力攻击事件;原因;防范措施

精神科患者受到精神症状与病态思维的影响很容易因冲动出现突发性暴力伤人行为,这种行为难以预测,给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很多精神科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遭受过患者的暴力攻击事件,对其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者危及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1]。因此,有必要了解患者攻击护理人员的原因,并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相关防范制度,确保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受到患者暴力攻击的情况以及防范措施,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到2022年5月期间我院精神科200例临床护理人员,男性21名,女性179名,年龄范围及平均值21-47(32.85±2.43)岁,在精神科工作年限及平均值1-25(14.25±1.36)年;文化程度:66名中专,134名大专及以上,将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未采取防范措施期间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加强防范措施期间纳入研究组,所有参与者均知情且自愿,配合各项调查问卷的填写。

1.2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先填写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护理人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务、是否接受过防暴技能训练等;再使用工作场所暴力频度量表,包括躯体攻击、躯体性骚扰、言语性骚扰、情感虐待以及威胁恐吓,每个条目评分如下:0分:未遭受过患者暴力攻击;1分:遭受过1次患者暴力攻击;2分:遭受过2次或3次患者暴力攻击;3分:遭受过4次或4次以上患者暴力攻击,总分15分,0分:零频度;1-5分:低频度;6-10分:中频度;11-15分:高频度。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情况。

(2)分析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的原因。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分析与处理本轮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表示本轮研究中出现的计数资料,用值检验数据。计算后P<0.05表示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统计两组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情况。

见表1,研究组遭受患者暴力攻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1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情况[n%]

组别

零频度

低频度

中频度

高频度

对照组(n=200)

142

23(11.50)

20(10.00)

15(7.50)

研究组(n=200)

174

11(5.50)

9(4.50)

6(1.50)

15.4310

4.6287

4.4986

4.0709

P

<0.001

0.0314

0.0339

0.0436

2.2分析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的原因。

见表2,两年期间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事件共84起,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2 分析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的原因[n%]

原因

例数

比例

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22

26.19

对患者病情不了解

16

19.05

与患者缺乏沟通

24

28.57

对重点患者未进行重点管理

6

7.14

护理工作越发预见性

16

19.05

总计

84

100.00

3 讨论

3.1分析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原因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较为特殊且病情复杂,患者因妄想、幻听等因素很容易对人发生暴力行为,而临床护理人员直接面对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时有发生患者对其的暴力伤害,给护理人员身心均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有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2]。因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多为女性,体型较为弱小,在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时存在一定的惧怕心理,精神紧张时容易出现错误导致工作效率变低,患者对护理人员表现出不耐烦,加上部分患者在体型上占有优势,一旦为满足其护理需求就会侮辱、谩骂护理人员,甚至发生身体暴力行为[3]。一些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在护理工作中未了解患者的病情,沟通技巧较差,对患者缺少耐心,常因态度不好而遭到患者的暴力攻击。部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没有对暴力攻击事件有所防范,一旦遭到暴力攻击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职业倦怠。

3.2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防范管理

(1)完善精神科护理人员防范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范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掌握暴力行为发生时如何应对,例如,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尽量面对患者,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旦感觉患者有暴力攻击的倾向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分析患者受到刺激的因素并耐心解释并缓和患者的情绪

[4]

(2)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以及沟通技巧,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心理疏导,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微笑,卸下患者的心理防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不要表现出不耐心,对精神科患者同样给予尊重和关心,满足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5]。在科室内开展丰富的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参与活动放松身心。对于易激怒且暴力倾向严重的患者应采取隔离管理,避免对其他患者产生影响,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做好心理安抚,可为患者提供沙袋等发泄情绪的工具。

(3)做好预见性防范措施,患者入院时对其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尽早发现患者存在暴力攻击的征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着这类患者应以控制病情为主,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若患者出现躁动的情况可适当对其进行约束保护或者将其隔离,限制患者的活动并加强观察护理直到患者兴奋躁动的情绪缓和再对其解除约束[6]

本次研究中统计了两组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情况,经加强防范措施管理后护理人员遭受暴力攻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特殊,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加强防范管理,提高其护理技能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掌握患者的护理需求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攻击行为,维护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丽,刘娟,陈彩云.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研究及对策[J]. 贵州医药,2021,45(7):1172-1173.

[2] 张帮峰.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其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2019,33(11):1897-1901.

[3] 冯琳燕,赵燕.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2):33-34.

[4] 房璐瑶,叶子慧.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4):94,108.

[5] 黄艳,吴永红,张文隆. 防暴力技能培训对精神科护士心理状态及暴力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医药实践,2021,30(6):472-474.

[6] 杜洁. 防暴技能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J]. 健康必读,202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