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芎菊上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HPLC法测定芎菊上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陈健

重庆市涪陵食品药品检验所,重庆 408000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芎菊上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方法  采用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30℃。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04~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186377X-189,r=0.9995(n=6),平均加样回收率99.72%,RSD=0.91%(n=6)。结论 RP-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用于芎菊上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芎菊上清颗粒 绿原酸

芎菊上清颗粒由川芎、菊花等15味中药组成,对外感风热、头痛鼻塞有十分显著的疗效[1]。为了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有必要建立一种合理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本研究结合参考文献[2-3],以该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其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为改进和提高芎菊上清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依据。

仪器与试药

安捷伦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梅特勒-托利多XP204型和XP205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用试剂(色谱纯),其它试剂(分析纯)。绿原酸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供含量测定用,批号为110753-202112);芎菊上清颗粒(批号20210704,2021707,20092115,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进样量:10μL。

2.2  溶液制备

取样品5g,精密称定,加石油醚(30~60℃)30 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渣加50%甲醇溶液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瓶中,加50%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3]

2.3  方法学考察

线性关系考察:取对照品溶液(40μg/mL),分别进样1,5,10,15,20μL,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X)、进样量为横坐标(Y),作标准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3186377X-189,r=0.9995(n=6)。结果表明绿原酸进样量在0.04~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阴性对照试验:取不含菊花茶调散的阴性对照品溶液,按上述方法记录色谱图,结果在绿原酸相对应的位置上未见色谱峰(见图1)

精密度试验: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重复进样6次,测得绿原酸峰面积的RSD=0.64%,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对同一供试品溶液测定6次,每次间隔2小时进样1次,结果绿原酸峰面积的RSD=0.68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小时内稳定。

重现性试验:

取样品(批号为20090704)适量,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依法测定。结果平均峰面的RSD=0.79%,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加样回收试验:取6份同一批次的已测定含量的样品(批号为20210707 )各10g,加入绿原酸对照品适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依法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绿原酸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样品含量(μg)

加入量(μg)

测得量(μg)

回收率(%)

X(%)

RSD(%)

0.0556

0.0461

0.1015

99.57

99.96

0.39

0.0516

0.0461

0.0979

100.43

0.0571

0.0692

0.1262

99.86

0.0582

0.0692

0.1277

100.43

0.0523

0.0922

0.1441

99.57

0.0555

0.0922

0.1476

99.89

2.4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的方法制备样品溶液,依法测定。结果批号为20210704,2021707,20210715的3批样品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536 ,1.532 ,1.511mg/袋(n=3)。

3 讨论

3.1  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于TU-2006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结果绿原酸在327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因绿原酸在327nm波长处灵敏度高,可减少取样量,减少对色谱柱的污染,本试验选择327nm作为绿原酸测定波长。

3.2  用本方法测定芎菊上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简便、准确、快速,专属性强,因此本法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1991:2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式社,2020:323

[3] 陈述,席桂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花感冒冲剂中绿原酸含量[J] 世界中医院杂志 2015年第1期,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