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自拟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

沈康飞

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 肾内科 2152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自拟补肾祛毒汤治疗的应用价值,观察患者预后,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在治疗中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n=40)在治疗中给予中医补肾祛毒汤治疗,对比总体疗效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在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运用中医手段补肾祛毒汤治疗可改善其肾功能,提高总体疗效,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中医治疗;补肾祛毒汤;肾功能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疾病是因肾脏长期或慢性病变造成肾实质损害,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后期共同作用而引发的疾病,患者发生肾衰竭后肾脏受损,肾功能逐渐退化,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尿量过多或过少、血尿、代谢产物潴留、酸碱及水电解质失衡等,若未及时干预当病情继续发展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全身系统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现阶段,中医技术不断改善,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也有所突破,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是因气血经脉不通、脾肾气虚所致,以脾肾气虚型最为常见,通过补肾祛毒汤可扶正祛邪标本兼治[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针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自拟补肾祛毒汤治疗的应用价值,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纳入40例(男/女=22/18),年龄及均值48-79(60.47±5.28)岁,病程及均值0.5-6(3.28±1.18)年;研究组纳入40例(男/女=24/16),年龄及均值50-81(62.08±5.43)岁,病程及均值1-6(3.38±1.27)年,分析一般资料后得出P>0.05。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有关慢性肾衰竭的描述,经影像学技术及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证实为慢性肾衰竭;(2)均为脾肾气虚型;(3)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认知、语言表达能力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3)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4)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功能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水平,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加强饮食管理,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增强机体营养状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研究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祛毒汤治疗,具体方药组成:党参12g,丹参10g,猪茯苓10g,苍白术10g,半夏10g,黄芪30g,六月雪30g,制军6g,泽泻6g,川断6g,当归15g,虎杖15g,杜仲15g,米仁15g,均用水煎煮取300ml药液为1剂,每天服用1剂,分早晚两顿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对比总体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血肌酐水平降低3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C反应蛋白、血肌酐水平降低10%-30%;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未改善,C反应蛋白、血肌酐水平降低不足10%。

(2)对比肾功能相关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血肌酐、血清尿素。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检验用t值;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用值,P<0.05说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总体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1对比总体疗效[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n=40)

16(40.00)

15(37.50)

9(22.50)

31(77.50)

研究组(n=40)

24(60.00)

14(35.00)

2(5.00)

38(95.00)

-

-

-

5.165

P

-

-

-

0.023

2.2对比肾功能相关指标。

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较低,P<0.05,见表2。

2对比肾功能相关指标(

组别

C反应蛋白(mg/L)

血肌酐(μmol/L)

血清尿素(m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0)

11.65±1.74

6.36±1.02

476.58±15.63

311.05±10.14

28.75±2.44

20.46±2.08

研究组(n=40)

11.75±1.82

2.85±0.74

478.11±15.25

232.44±8.15

28.82±2.51

13.56±1.75

t

0.251

17.616

0.443

38.217

0.126

16.054

P

0.802

0.000

0.659

0.000

0.900

0.000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肾脏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功能丧失,患者会发生代谢产物潴留等多系统损伤综合征,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中医将慢性肾衰竭归为“水肿”、“关格”范畴,认为该疾病与脾、肾、肝、等脏腑均有密切关系,脾肾气虚型较为常见,可诱发脾肾衰败,在治疗该疾病时主张全程贯彻健脾补肾,补肾祛毒汤在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中有显著的疗效,方中党参与黄芪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气机升降、脾胃运化的功能;丹参可疏通经脉,活血化瘀;当归能行血、补血,可苏醒脾气并养血润肠通便;茯苓可解毒除湿,安神健脾;半夏能降逆通气、散结消痞,诸药共奏能够起到活血化瘀、健脾益肾、祛湿泄浊,对于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肾祛毒汤可降低尿蛋白、提高免疫力,改善肾循环,加速机体内排出毒素的速度并保护肾脏[4-5]。在本次研究中采取中医补肾祛毒汤治疗的研究组总体疗效较高,肾功能相关指标中C反应蛋白、血肌酐以及血清尿素水平均较低,P<0.05,分析原因在于补肾祛毒汤能够抑制肠道吸收毒素的吸收率以及蛋白质分解,能够促使氨基酸合成,纠正患者机体的代谢紊乱症状,增强机体修复能力并消除血肿,维持代谢平衡,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6]

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时服用中医药补肾祛毒汤具有显著的优势,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并提高总体疗效,建议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成锦,吴强,石伟荣,等. 吴强主任医师运用补肾祛毒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4):96-99.

[2] 贾英民,常静,戴浩然.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肾气虚型兼湿热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2):3-5.

[3] 张兵武,陈卫红. 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及血清钙、磷水平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9,37(2):121-123.

[4] 金丽霞,姜德友,金丽军,等. 芪黄补肾泄浊方离子导入治疗脾肾阳虚兼湿浊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评价[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3):357-360.

[5] 陈扬,钟超,周靖颖,等. 补肾解毒汤联合艾灸对脾肾亏虚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6):962-963.

[6] 张玉莲. 温脾补肾方辅治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5):77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