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干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1

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干预作用

张芸 ,盛慧洁,叶岩荣,戴佩芳,李晓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0032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干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均为1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中应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抗栓抗凝药物;治疗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有突发性、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且发病以后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也已经成为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因此,在收治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时,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基于此,本研究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干预的作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均为18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0岁至80岁,平均年龄(61.12±1.3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52岁至82岁,平均年龄(61.22±1.24)岁。对比两组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中应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包括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心率,针对心力衰竭较为严重的患者,积极实施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经治疗后症状消失,NYHA分级改善大于2级;有效:经治疗后症状改善,NYHA分级改善大于1级;无效指不满足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所有相关数据处理分析,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符合正态分布,以“[例(%)]”表示计数数据,以“χ2”检验差异,以“()”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差异,P<0.05,代表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

18

6(33.33)

7(38.89)

5(27.78)

12(66.67)

观察组

18

1(5.56)

7(38.89)

10(55.56)

17(94.44)

x2

4.433

P

0.035

讨论

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是临床常见急性病例,并且该病发病率也在呈持续增长趋势发展,已经受到社会及临床普遍关注[2]。结合既往临床救治经验,经过分析,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有:①病情急骤,病情变化快;②病情复杂程度高,缺乏稳定性;③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评价难度大[3]。而在心血管急诊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要建立完善而健全的医疗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提升对患者的监管力度及服务质量,同时要不断提升医护工作者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对患者救治的及时性、有效性,另外,还需提高病历书写的规范性,详实记录救治患者的全过程,避免发生医疗纠纷[4]

此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分析原因: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可分为多种,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效果突出,为患者健康安全提供了保障[5]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项琳,吴疆.多元运动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衰弱状态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4):2063-2068.

[2]田豪,赵茂晶,牟胜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谵妄的早期识别与护理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22,33(13):1748-1751.

[3]乔宇凤,程锐,王文,宁志峰.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抗栓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J].黑龙江医学,2022,46(11):1358-1360.

[4]王兴东,王楠,宋娟.老年心内科患者潜在用药不当的影响因素及危机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1,21(09):1128-1131.

[5]李延梅.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抗栓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甘肃科技,2021,37(18):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