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3

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

                     ,曹薇薇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930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将94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到研究、对照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较高,能明显改善下肢周径差和D二聚体水平,加快康复速度,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髋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

The value of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Methods: 94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and control group. Those who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er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ose who received predictive nursing were the research group. The difference in lower extremity circumference and the level of D-dime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time to get out of be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lower limb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D-dimer level, ambulation time, hospital stay,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cidenc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has a high value,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and D-dimer level of the lower extremity, speed up the recovery speed,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elderly; hip fracture;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老年人由于年龄大,许多时候可能仅仅是轻微的碰撞,就可能会造成髋骨骨折,给病人及其家属的身心带来严重伤害。临床上对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均优先采取手术治疗,治疗及预后效果普遍较好。但手术治疗也存在着如下肢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需采取适宜的干预模式进行辅助治疗[1-3]。本研究旨在分析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更加适宜的护理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老年髋骨骨折病人,随机均分到研究、对照两组,其中,研究组女患者20例,男患者27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1.38±3.18)岁;对照组女患者21例,男患者26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1.05±3.3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可比(P>0.05)。94例病人或其家属已经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同意并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94例病人的诊断均符合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各项指标均符合手术治疗要求,无治疗禁忌。病人年龄均在65岁及以上。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存在器质性病变以及凝血功能问题患者,过往有血栓发病史以及精神系统疾病的病人。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讲解卧床如何进行大小便;指导踝关节练习;要求病人戒烟戒酒;注意防止压疮、便秘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等常见并发症发生;若有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置。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①心理疏导。病人普遍年龄较大,除了骨折之外,一般都伴有一些老年基础病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再加上骨折后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需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可引起焦虑、害怕等多种不良情绪的出现,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人员与病人间的交流,了解到病人压力的来源,针对性的给予疏导,进而帮助病人构建康复的信心,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②饮食护理。告诉病人要多喝水,多吃低胆固醇和高纤维食物,减小血液粘稠度,保持自身大便顺畅,预防腹压升高进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③静脉护理。对于需要长期静脉注射的病人,护理人员在穿刺时要避免在同一位置进行反复穿刺,减少刺激性药物输注时止血带的应用时长,防止药液渗漏对病人血管造成损伤。④患肢护理。不要将枕头单独放在小腿下或胭窝下。可将患肢抬高,进而降低患侧肢体肿胀,帮助静脉回流;定期查看患侧肢体皮肤温度、肿胀以及颜色等情况。每天对双下肢外周直径进行测量,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病人四肢皮肤变为紫红,皮肤温度低且苍白,肢体出现了麻木不适等,应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并及时处理。⑤踝泵运动。当病人麻醉醒来后,指导其进行踝关节的环转、背伸与跖屈等踝泵运动,调节下肢肌肉收缩,优化下肢静脉回流。⑥康复练习。按照病人身体的实际状况,再结合术中状态以及实际的病情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在病人能够下床活动的情况下,引导病人开展功能练习,加快关节功能恢复,优化血流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⑥弹力袜护理。对术后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的病人给予弹力袜的使用。

1.3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病人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借助问卷调查开展评价,超过80分非常满意,60到80分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用x±s表示,t检验;术后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

研究组下肢周径差以及D二聚体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n=47,x±s)

组别

下肢周径差(cm)

D二聚体水平(mg/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86±1.12

2.25±0.58

0.65±0.05

0.21±0.08

对照组

4.81±1.20

3.79±0.79

0.63±0.08

0.37±0.21

t

0.2088

10.7726

1.4534

4.8812

P

0.8350

0.000

0.1495

0.000

2.2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n=47,x±s/ n%)

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天)

住院时间(天)

术后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

研究组

2.29±1.39

13.62±1.58

4(8.51%)

对照组

3.71±1.78

19.90±1.47

15(31.91%)

T/χ2

4.3105

19.9499

7.9818

P

0.0000

0.0000

0.0047

2.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74%比对照组76.60%高(P<0.05),见表3。

表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47,n%)

组别

非常满意(n,%)

一般满意(n,%)

不满意(n,%)

总满意度(n,%)

研究组

29(61.70%)

16(34.04%)

2(4.26%)

45(95.74%)

对照组

22(46.81%)

14(29.79%)

11(23.40%)

36(76.60%)

χ2

2.1003

0.1958

7.2308

7.2308

P

0.1473

0.6581

0.0072

0.0072

3.讨论

髋骨骨折素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说法,其原因在于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钙流失越来越严重,增加了发生髋骨骨折的风险。据统计,老年人发生髋骨骨折后的一年生存率大约在50%左右。也就是说有一半左右的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死亡,其中除了个别病人是由于手术、麻醉以及其相关的并发症去世外,绝大多数病人是因为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仅接受了保守治疗,最终引起各类并发症出现,造成病人死亡。因此,及时的开展手术治疗对此类病人而言至关重要,但手术后,病人往往也需要面对一些术后的并发症。因此,在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为保证整体治疗效果,必须配合适宜的护理措施。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下肢周径差以及D二聚体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74%比对照组76.60%高(P<0.05)。由此可知,应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较高,能明显改善病人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缩减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优化病人护理总满意度,适宜临床应用。同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能够以预警机制和循证医学等理论为基础,在其指引下,在某些病症出现之前,开展全面的、及时的预防,通过完善评估疾病的发生风险,来践行多种预防性以及预警性的干预,进而降低疾病出现的可能性,缩减疾病带来的危害,保证疾病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预防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下肢周径差以及D二聚体水平,缩短病人下床活动用时和总住院时长,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改善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猛,刘刚,于广洋,等.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8):708-712.

[2]戎毅,於浩,杨俊锋,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33):5357-5363.

[3]张玉萍,王瑜.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