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造口护理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及压力性损伤护理有效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伤口造口护理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及压力性损伤护理有效率分析

彭,双

南充市身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700

【摘要】目的将伤口造口护理干预实施于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 2月期间内接收的压力性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展开,作随机分组处理(电脑随机分组法),各组均为3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展开护理,观察组则进一步采取伤口造口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所得护理有效率结果具有较大差异,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伤口造口护理干预应用于压力性损伤患者中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其伤口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广泛运用。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伤口造口护理;护理效果

压力性损伤,较为常见的外伤之一,主要以皮肤或皮下组织局部损伤性溃疡为主要表现,受损后,若是未能及时加以治疗干预,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严重时可能造成全身感染,甚至死亡[1-2]。目前,关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仍是临床中的难点工作,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该次分析将通过对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 2月阶段内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70例实施分组护理干预,以探究将伤口造口护理应用于此的效果及对患者损伤情况的护理有效率,相关分析结果详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 2月阶段内诊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随机有效抽取,确定有效样本例数为7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35例进行伤口造口护理,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中男女患者数分别为19/16例、21/14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9.56±3.00)岁、(49.64±2.90)岁。经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展开对比分析,所得结果提示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处于可比范围内。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就此基础上加以伤口造口护理干预,涉及内容如下:(1)成立伤口护理小组:由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工作人员、护士长若干共同组成此次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带领组员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伤情进行风险评估,并收集整理相应的资料建档。 (2)护理学习培训:定期展开对组内成员的学习培训,使其能够充分掌握关于压力性损伤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整合护理培训要点并展开评估考核。(3)护理实施: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病房内应张贴高危压力性损伤有标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注意保持骨突处为悬空状态。指导患者侧卧时应保持上腿屈曲,下腿伸直,双腿间垫软枕,侧卧的角度应以不超过30 °为宜,三角枕位置的摆放应合适,保证尾骶部无受压,肢体应摆放于功能位。密切观察患者伤势恢复情况,做好相应的并发症预防处理。同时,还应注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帮助其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多向患者讲解关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进而提高护理依从性。(4)护理质量评估:每月定期上交Braden评分表,包括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等内容,总结分析近期护理工作情况,并提前拟定后续工作计划。

1.3观察指标

评比两组所得护理效果,按照我院自制护理效果评估量表展开,主要分为显效(护理后,患者的伤势完全好转,无并发症发生,精神状态佳)、有效(护理后,患者的伤势基本好转,偶有并发症发生,精神状态良好)及无效(护理干预后未见任何好转甚至有加重趋势)三个不同等级,以显效等级与有效等级作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1.0系统软件作为该次数据分析处理实施工具,通过(%)呈现相应的计数资料,经由χ²获取对应检验值;以(±s)呈现相应计量资料,经由t获取检验值。所获结果显示P<0.05则可判定组间数据差异存具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评估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由所得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对应所得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评估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5

25(71.43)

8(22.86)

2(5.71)

33(94.29)

对照组

35

19(54.29)

6(17.14)

10(28.57)

25(71.43)

χ²值

-

8.332

P

-

0.004

3.讨论

压力性损伤属于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主要位于骨窿突处,、表现为皮肤或软组织局部性损伤,患者的正常生活将会由此受到严重影响,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3]。而明显的治疗效果离不开高效的护理干预,但关于压力性损伤的治疗和预防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难点护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伤口造口护理不同于常规护理模式,在护理干预中更注重以患者为核心,通过专业护理知识的讨论与学习,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应用相应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效预防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4-5]。此外,在护理过程中还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使其能够了解更多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理解护理措施等,从而可有效提高依从性,保证护理质量。就本文所得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伤口造口护理模式具有更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将伤口造口护理干预应用于压力性损伤患者中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加以积极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彭娅莉.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2):304-306.

[2]颜燕,何巧林.对伤口造口患者行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5):174.

[3]杜群儿.伤口护理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预防性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03):393-394.

[4]孙丽玲,杨大明,郭瑞艳.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110例临床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分析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7):131.

[5]李娟.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的防治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2):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