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瘢痕畸形与整形外科修复的基本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烧伤瘢痕畸形与整形外科修复的基本方法

左成

单位:四川省绵阳华美紫馨医学美容门诊

邮编:621000

1烧伤瘢痕畸形

1.1烧伤概况

烧伤是因由电力、高温、化学物质等外界因素引起的机体皮肤的组织损伤,通常组织皮肤烧伤程度可分为四度,其与温度作用时间及温度高低的不同直接相关。烧伤后皮肤、皮下组织及皮肤黏膜损伤,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不仅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还会使皮肤发生瘢痕畸形、感染等情况,影响患者皮肤美观度及心理健康水平。随着人们对自身皮肤美观性高度关注,烧伤后整形修复效果是整形外科医师重点关注内容。

1.2烧伤的临床分期

(1)急性体液渗出期

皮肤组织烧伤后首发症状为体液渗出,备受重视,患者烧伤后2-3h左右患者受损皮肤迅速发生体液渗出,并于烧伤8h后达到最高峰,随后渗出液量减少,通常在48h左右消失。

(2)感染期

烧伤患者渗出液吸收时,感染风险会随之增加,烧伤早期皮肤正常生理屏障及保护功能受损,致使致病菌晶皮肤创面进入患者体内而引发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3)修复期

烧伤患者组织恢复期是在发生炎症反应的过程中,受损皮肤功能的恢复与其烧伤的严重程度及烧伤面积间存直接相关。通常烧伤程度较浅者的皮肤功能的恢复较快,不易形成瘢痕,当烧伤程度较深时,一般会形成大面积的瘢痕甚至畸形,治疗难度系数明显增加。

(4)康复期

烧伤部位的深度创面完全愈合后,随即会形成外观丑陋的多种瘢痕,且治疗过程复杂,通常很难恢复受损的器官,治疗期较长,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大面积重度烧伤愈合后,因大部分汗腺损伤严重,机体热调节温度功能减弱,该类患者在夏季常感全身不适,需较长时间自我修复和治疗,引起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3烧伤的严重程度

根据烧伤的总面积和深度将烧伤程度分为四类(烧伤总面积的计算不包含Ⅰ度烧伤):(1)轻度烧伤:Ⅱ度烧伤总面积<9%。(2)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 10%~29%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10%。(3)重度烧伤:烧伤面积30%~49%或Ⅲ度烧伤面

积10%~19%或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虽未达到上述范围但若伴有休克吸入性损伤或存在较重复合伤者。(4)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或Ⅲ度烧伤面积>20%,或存在较重的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

2整形外科修复的基本方法

2.1复合皮移植手术

该术式原理是将异体脱细胞真皮移植至创面,经相应方法使其与自体表层皮片贴合并产生复合皮片,从而修复创面,能有效改善患者瘢痕外观,具有较高的皮片成活率,但该术式修复后创面皮肤的美观度、质地及色泽度较自体皮肤差别较大,整体修复效果并不理想。

2.2皮肤软组织扩张手术

该术式能避免皮肤烧伤后形成瘢痕,可有效提升整形手术后的美观度,该术式的修复原理是扩张健康皮肤和烧伤皮肤,激活健康皮瓣的生长因子,促进新的软组织和肉芽组织形成,能在整形手术后清除瘢痕。该术式较复合皮移植手术,具有较高的创面美观度、质地、色泽,其整体修复效果接近于正常皮肤,触感良好,改善患者皮肤血运情况,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有利于创面康复。皮肤软组织扩张手术应用负压引流装置,可最大程度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助于创面康复。该术式切口小,注入生理盐水时需掌控好液体流速,避免切口崩裂而不利于创面恢复。与此同时,还应实时关注引流情况,避免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2.3瘢痕畸形修复手术

该术式是在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早期实施的治疗方式,是对患者烧伤后四肢关节、面颈部等位置的瘢痕畸形实施的早期 (创面愈合后1~3个月) 手术方法,

以降低创面恢复期间给患者带来的功能及外观的不良影响,减少感染率,提高患者烧伤部位皮肤恢复效果,降低烧伤引起的创伤。瘢痕畸形修复手术在临床应用较广,可依据烧伤患者的烧伤位置、伤口实际情况及自身皮肤组织恢复状况,择优选取瘢痕修复方式,其治疗方法包含:(1)针对手掌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清除烧伤瘢痕畸部位的皮肤,然后进行瘢痕植皮操作,针对直线性瘢痕挛缩的患者,其烧伤部位软组织无明显损伤时,可应用“Z”型缝合技术,降低患者术后继发性皮肤挛缩的发生率。(2)患者手背烧伤时,实施松解植皮治疗术,之后用石膏固定患者手背三周,以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3)患者头面部、眼睑、口周等位置烧伤时,依据患者烧伤位置周边正常组织形态,对患者实施植皮、局部皮瓣转移等治疗,确保患者烧伤皮肤治疗后快速恢复至

正常状态。

2.4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含瘢痕内注射药物治疗、加压疗法、硅凝胶疗法、运动疗法等。(1)瘢痕内注射药物是通过注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促使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退化萎缩,阻碍瘢痕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与增殖,抑制胶原合成,激活胶原酶活性,降解胶原,进而引起瘢痕组织萎缩。(2)加压疗法即压力疗法,是在瘢痕表面施加一定机械性压力,引起瘢痕组织缺血缺氧,抑制增生,并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增加胶原酶分泌量,进而缩减瘢痕。对烧伤瘢痕施压后,细胞外基质在真皮、表皮的交界位置具有良好的组织功能。对增生性瘢痕施压可引起细胞凋亡,释放大量调节细胞因子,进而减少瘢痕形成。于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实施压迫治疗,能使瘢痕变小、变软。压力疗法的压力应控制在24~30mmHg,若压力>30mmHg,会影响外周血循环,降低治疗效果。(3)硅凝胶疗法,可降低增生性瘢痕引起的疼痛感、瘙痒感等,使瘢痕变软。硅凝胶片可以使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变平、变软。硅酮材料需使用>12 h/d,持续使用2~3个月,方可避免皮肤瘢痕的复发。(4)运动疗法,包含主、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是指经康复师指导后,患者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功能训练的方法,被动运动是需依靠他人或康复器械的辅助才能完成肢体活动的功能训练。该疗法旨在避免瘢痕挛缩、关节僵硬等。

2.5康复治疗

手术是修复烧伤部位功能及形态的重要方式,而术后康复治疗是巩固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康复治疗通常用在手部瘢痕整复术后或在未影响手部功能前提下的早期增生性瘢痕,术后坚持进行康复治疗,可阻碍瘢痕再挛缩,改善手部功能、形态,促进创伤恢复。

3小结

烧伤后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选取适宜的治疗方式,可减少瘢痕形成、复发等情况,烧伤后皮肤组织严重受损,康复是循序渐进、持续的过程,临床可根据烧伤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结合康复疗法展开联合治疗,较单一的手术治疗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