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景兴文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4例帕金森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闸中西医结合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未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单纯行西医治疗)与实验组(27例: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

帕金森病为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增长、多巴胺递质减少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触除草剂、杀虫剂等工业化学用品,上述工业化学用品作用下神经元变性,此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部分该病患者由家族遗传倾向且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帕金森病西医西药治疗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为主要目的,中医典籍中无该病病名记载,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颤病”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肾亏虚,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足,阴虚风动,致使患者出现肢体震颤的症状,治宜滋阴息风[2]。本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启发下,比较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54例分别单纯行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27例单纯行西医治疗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在64岁~82岁、平均年龄(73.60±1.45)岁,病程在8个月~26个月、平均病程(13.43±1.43)月。对照组27例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在65岁~80岁、平均年龄(73.58±1.42)岁,病程在8个月~25个月、平均病程(13.46±1.41)月。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肢体震颤,颈肩僵直,行走时伴有步态障碍,结合患者头CT、核磁共振均确诊帕金森病。(2)本次研究对象均面部肌肉抽动,急躁易怒,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弦数,符合阴虚风动型“颤病”。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疾病继发帕金森病患者。(2)排除非首次原发帕金森疾病入院就诊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美多巴(上海罗氏制药,国药准字H10930198)首次口服1/2片,3次/日,结合患者症状而后每周可适当增加口服剂量至每日2-4片。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滋阴息风汤治疗,具体中药组成如下:龟甲8g、白芍10g、龙胆草3g、麦冬10g、天麻6g、熟地黄10g、黄精10g、珍珠母12g、钩藤6g、蝉蜕6g、龙骨12g、牡蛎12g、山茱萸10g、甘草5g,若患者同时伴有头痛、眩晕等症状应加胆南星6g,若患者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加竹茹6g、法半夏6g,若患者便秘可追加芒硝3g(后下),若患者记忆力减退则追加远志6g,上述药物患者每日一剂,500mL清水煎煮至400mL后,每日口服给药两次,每次口服150mL。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参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估总有效率,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明显改善、未改善甚至加重分别为显效、有效、无效。借助SF-36(百分制)评估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与患者生存质量呈正比。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  [n/%,n=27]

组别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低血压

便秘

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

14

12

1

96.30%(26/27)

1

1

2

14.81(4/27)

对照组

10

10

7

74.07%(20/27)

1

1

1

11.11(3/27)

χ2

5.748

1.841

P值

<0.05

>0.05

2.2生存质量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SF-36量表得分为(82.67±2.3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SF-36量表得分为(75.45±2.37)分,t=22.768,P<0.05。

3讨论

帕金森患者早期可出现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运动功能障碍逐渐明显,该病的发生在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可加重患者家庭负担[3]。帕金森病常用西药为美多芭,美多芭口服给药后可迅速穿透血脑屏障,药品中含有的左旋多巴可转变为脱羧成多巴胺,从而促进多巴神经元自我修复,增加多巴胺的合成,但是该品只能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有限。中医自拟滋阴息风汤适用于肝肾阴亏、阴虚风动之“颤病”,其中熟地黄、黄精、山茱萸均有补肾填精的作用,麦冬可滋阴润燥,白芍养血柔肝,龟甲可滋养阴液,龙骨、牡蛎、珍珠母可镇肝息烽,天麻可养血滋阴息风,钩藤平肝息风,蝉蜕祛风止痉、龙胆草可清泻肝火,防止滋补过腻,甘草调和诸药药性,使肝肾之阴得补,肝阳之气得平,全方共走滋阴潜阳的作用

[4]。此外,对于头痛、眩晕患者加胆南星以祛痰息风,对于恶心、呕吐患者加竹茹、法半夏以降逆止呕,对于便秘患者芒硝以软坚泄下,对于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加远志以定志宁神。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东升,侯志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帕金森病抑郁25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8):103-106.

[2] 杨宁,刘卫国,宁厚旭,等. 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21(12):1027-1035.

[3] 张春山.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便秘38例[J]. 福建中医药,2021,52(12):12-14.

[4] 王磊,安永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共病抑郁34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6):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