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结合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囊性肾癌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1

常规超声结合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囊性肾癌1例

郑日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吉林  133000)

    患者,女,78岁,体检行常规双肾超声检查发现左肾下极可见一囊实性回声(囊性为主),大小约48×41mm,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囊内透声差,其内可见形态不规则低回声,大小约19×17mm,低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同时行微血管流成像技术(SMI)检查所见:低回声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图2],RI:0.46。超声提示:左肾下极囊实性占位肾癌可能性大。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CT增强扫描提示左肾下极囊实性占位,增强后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实质期轻度廓清,考虑恶性可能性大。患者行腔镜下根治性左肾切除+腹腔冲洗引流术。术后病理:乳头状肾细胞癌。

讨论通常囊性肾癌指影像学上以囊性为主的肾癌囊性成分超过75%的肾癌。其中乳头状肾细胞癌, 又称为嗜色细胞癌,临床较少见, 约占全部肾癌的7%~14%,。好发年龄为50~70 岁, 男女之比为2∶1部分的乳头状肾细胞癌表现为少血管或无血管,常规超声上不易与单纯性肾囊肿出血或伴感染、肾脓肿及肾的慢性血肿相鉴别,固为明确实质不分有无低速血流,可联合超声新技术SMI。本病例为女性患者,尿常规阴性,常规超声表现为囊实性回声,且实性部分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同时行SMI检查发现实性部分内可见血流信号。因此超声提示肾癌可能性大。当常规超声及常规CT考虑非典型囊性肾病,需进一步检查时,有超声造影技术、增强CT、增强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明确诊断,但由于其价格高、辐射、有创等原因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及身体上的负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是在CDFI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技术处理,将低速血流与同低速运动的组织区别开来,高分辨率探测微细血管内的低速血流信号,可捕捉血流速度最低达20px/s的低速血流信号,能够有效识别噪声,更加准确地反映超低速血流信息,有效弥补了CDFI的不足,并且具有短期内可重复操作、实时观察、无辐射、无创、廉价等优势,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同时也减轻患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