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心理护理在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胡娟

阜阳市人民医院 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目的:探究为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患者(46例,2021年7月-2022年6月)分两组,对照组(23例,常规保障性护理),观察组(23例,心理护理),分析不良情绪和治疗情况。结果:护理采用后,观察组HAMD与HAMA评分为(10.21±1.12)分、(8.04±0.62)分,对照组为(12.99±1.74)分、(11.71±1.63)分,观察在分值更低(t=6.443,P<0.001;t=10.093,P<0.001);观察组清创缝合费时显著少于对照组(t=5.905,P<0.001)。结论:对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患者重点实施心理护理成效好,患者情绪稳定,治疗花费时间短,护理方案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心理护理;不良情绪;应用效果

头皮损伤是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损伤疾病,此病损伤程度不同,涵盖范围较多,有轻微擦伤,也有整个头皮撕脱伤,因此当出现此意外情况时,患者需要及时入院,接受头皮损伤清创缝合治疗[1] 。创伤性疾病就诊时通常在急诊科就诊,此类疾病多伴随危险现象,且患者易出现应激反应,从而不利于急救和治疗,因此针对此情况,科室内护理人员提出心理护理方案,以求消除其不良情绪,保障疾病治疗缓解[2]。为此,本文从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对临床上此类患者广泛开展心理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患者;选取时间段:2021.7-2022.7;选取例数:46例。排除标准:合并重度颅骨及脑组织损伤,无法接受护理;资料不全;病情危急危重,中途死亡。纳入标准:符合头皮损伤诊断标准,意识清醒;认可清创缝合治疗方案,有护理需求,积极配合。对照组(23例):男女各有12例、11例;年龄18~68岁,平均(50.01±1.22)岁。观察组(23例):男女各有13例、10例;年龄17~69岁,平均(50.12±1.24)岁。两组病患基线资料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保障性护理。护理人员提前向患者说明疾病处理方案,灵活配合医疗人员,及时开展治疗工作,早期预防疾病并发症,结束后开展用药指导等。

1.2.2 观察组

结合以上内容,重点开展心理护理。治疗前:护理人员通过交谈,预测患者性格色彩,按照四种基本性格色彩标准,对照开展合理情绪疗法,比如判定出患者属于红色性格色彩,其偏向快乐,喜爱赞美,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清创缝合前,通过不断鼓励和引导,促使其保持积极心态,同时还可结合其喜好进行深入交流,以此转移其注意力,以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心理承受力。

治疗时:实际清创缝合环节患者会出现明显恐惧心理,因而人员为提升治疗顺利度,减轻患者排斥情绪,则需联系以上合理情绪疗法内容并实施语言暗示和正向信念输出等方式,避免其陷入情绪困扰,防止不良情绪累积,规避敌对现象。另外,在此环节中,护理人员还可在辅助治疗环节,激发患者内心疑虑,引导其询问问题,一方面转移其注意力,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较强沟通及问题解决能力,拉近护患关系,保障后期护理环节。

治疗后:当患者情绪短暂放松后,其机体会呈现敏感状态,从而会感受到明显疼痛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镇痛干预,防止患者因疼痛而诱发消极情绪,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结合环境护理,为患者构建温馨、安静、舒适患病,促使其充分休息,完善康复环节。

1.3 观察指标

(1)呼吸问卷、焦虑抑郁评分指标评定:分别采用抑郁评分HAMD(≤8分无抑郁,≥35分重度抑郁)和焦虑评分HAMA(判定标准:≤7分无焦虑,≥21分重度焦虑)。

(2)治疗情况指标评定:记录每位患者清创缝合花费时间,用时短护理成效优。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实施t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

各消极情绪对比下,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不良情绪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HAMD

HAMA

对照组

23

12.99±1.74

11.71±1.63

观察组

23

10.21±1.12

8.04±0.62

t


6.443

10.093

P


<0.001

<0.001

2.2 治疗情况

时间对比下,观察组用时更短(P<0.05)。见表2。

表2 清创缝合用时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清创缝合时间(min)

对照组

23

42.51±7.64

观察组

23

30.12±6.55

t


5.905

P


<0.001

3 讨论

创伤性疾病下患者易呈现出高度应激状态,从而会导致医疗纠纷发生可能性提升,因此为使患者顺利接受治疗,尽快出院,护理人员应重视此类患者情绪和心理需求,早期开展有效心理护理[3]

心理护理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能影响患者心理活动的护理模式,其主要可通过心理学技术,影响患者感受及认知,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激发出患者最佳心理状态,最终为实现早期康复,增强护理成效[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较弱且治疗花费时间短,从而表明此护理方案实施有效。分析原因,文中心理护理主要采用性格分析法、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干预法、心理暗示疏导法,同时还结合疼痛护理等,促使患者保持正向心态,积极接受治疗,以此实现最优护理。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患者,心理护理方案实施价值高,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慎和.在急诊面部外伤手术中整形外科清创缝合术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20,39(10):57-59

[2] 曹宇芬、王雪妮、郭博樯.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在普外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贵州医药, 2020, 44(9):1477-1478.

[3] 张婕. 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6):1056-1057.

[4] 褚钧舒, 张丹梅, 王保中.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11):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