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蓝晨元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广西 南宁5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2—6月实施传统急诊护理路径的31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实施前组,将2021年7—11月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干预的37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实施后组,比较2组患者候诊时间、分诊分级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的比例、应急处理率以及首次医疗接触(FMC)至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球囊扩张(D2B)时间、总缺血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组分诊正确率、正确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率、应急处理率分别为97.30%,95.00%,64.86%,高于实施前组的80.65%,62.50%,38.71%(P<0.05);实施后组时间短于实施前组(P<0.05);实施后组AMI患者FMC至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FMC2B时间、D2B时间、总缺血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P<0.05)。结论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急诊胸痛患者诊治流程,可减少分诊耗时时间,有效缩短患者心肌缺血时间,使患者可以尽早接受治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急诊胸痛患者;抢救应用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可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EMI两种,以前者常见,占全部心梗患者的80%以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可有效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临床治疗STEMI患者的首选。我国STEMI患者接受PPCI治疗的比例虽增加,但再灌注治疗比例未见明显升高,救治延迟特别是门球时间长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某医院2021年2—6月实施传统急诊护理路径的31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实施前组,将2021年7—11月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干预的37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实施后组。实施前组患者包括男18例,女13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6.45±5.94)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1例,前间壁4例,前壁5例,下壁11例;Killp分级:Ⅰ~Ⅱ级27例,Ⅲ~Ⅳ级4例;合并心律失常:是5例,否26例。实施后组患者包括男22例,女15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6.90±5.33)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3例,前间壁5例,前壁6例,下壁13例;Killp分级:Ⅰ~Ⅱ级32例,Ⅲ~Ⅳ级5例;合并心律失常:是6例,否3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1.2.1实施前组

实施传统急诊护理路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检查、评分,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初步分诊,之后重点对严重胸痛患者诊治,进行心电图检查等一系列常规检查,最终分诊完成,安排就诊。

1.2.2实施后组

(1)评估模块。患者入院后通过询问病史、查阅病例档案、完善各项常规检查等方式评估患者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将有高危风险的患者安排在特殊病房,床头放置红色标识,加强查房和病情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高危患者相关信息无遗漏。(2)沟通模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在床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胸痛的发生原因、危险性、高危影响因素、日常管理方法等,提升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护理方案、需配合的事项,增强其治疗依从性。(3)监测模块。将患者安排至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内,护理人员轮流值班,每天24h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床头设置报警器连接护士站,患者生命体征异常时发出警报,护理人员需立即到达病房查看情况。另外,护士需注意观察病房内视频,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可及时处理。(4)患者模块。护理人员每天遵医嘱用药,注意输液顺序和滴速,口服药物由护理人员按量搭配好后定时送至病房并监督患者服用。服药后2h内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协助医生制定病情紧急预案,患者病情恶化时执行紧急预案,并通知医生在3min内到达现场。(5)环境模块。患者所住病房需每天清洁消毒2次,定时开窗通风,放置防滑垫、防撞垫等,病房及走廊内均安置夜灯,夜间依据患者睡眠习惯调节亮度。在病床、马桶、洗手间安装扶手,防止患者跌倒,定期检查扶手质量,降低意外事故发生风险。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罩,强调患者个人卫生。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分诊耗时时间、分诊分级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的比例、应急处理率,分诊分级正确率:护士分诊判断患者危重程度和医生结果是否一致;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的比例:分诊护士识别高危胸痛患者与医生最终临床诊断的一致;应急处理率:医生诊治前护士主动对患者进行应急处理的比例。②统计2组候诊时间。③各时间节点比较:总缺血时间:胸痛发作至球囊扩张实施时间。发病至医疗接触(FMC)时间、FMC至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就诊-球囊扩张(D2B)时间(从挂号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④满意度调查:由急诊科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为候诊环境、护理服务、信息沟通、就诊次序、急救技能5个方面,若患者本人不能顺利完成调查,则由其陪同家属填写,评分分为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分诊正确率与应急处理率比较

实施后组分诊正确率、正确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率、应急处理率分别为97.30%,95.00%,64.86%,高于实施前组的80.65%,62.50%,38.71%(P<0.05)。

2.2 2组候诊时间对比

实施后组候诊时间短于实施前组(P<0.05)

2.3 2组各检查与治疗时间节点指标比较

2组发病至FMC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实施后组AMI患者FMC至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FMC2B时间、D2B时间、总缺血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P<0.05),

3讨论

基层医疗机构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过程中,通过整合院内外医疗资源、配置急救药物和设备、强化培训等措施提高全院对急性胸痛的急救能力,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胸痛患者得到及时规范化的救治,同时可以与基层版、标准版胸痛中心形成有效联动,颠覆“逐级转诊”的急救体系,可以有效缩短STEMI患者的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给药时间、转入-转出时间,最大程度地保障STEMI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缩短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最终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结语

综上所述,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急诊胸痛患者诊治流程,减少分诊耗时时间,有效缩短心肌缺血时间,使患者可以尽早接受治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羽斐,沈伟,施海明.急性心肌梗死逆向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1):72-74.

[2]郭瑞敏,邵周俊,孙燕妮,等.在急诊胸痛患者中急性炎症指数与入院即刻hs-cTNI相关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9,20(1):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