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治疗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替罗非班治疗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韦日恒

来宾市人民医院  546100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方案的疗效情况。方法本次医学研究以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98例,研究时段为2019年5月-2021年5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49:49,予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方案,予观察组替罗非班方案。对比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凝血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等指标,显示前者优(P<0.05)。结论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接受替罗非班的治疗后,自身的血小板聚集症状得以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得以优化,疗效显著。

【关键词】: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替罗非班;疗效

    临床上常将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称为小卒中,好发于生活习惯欠佳的中老年男性,发病急骤,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头晕、四肢麻木无力以及视网膜功能障碍等症状[1]。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老年群体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较大,部分患者受家族遗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容易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这些病症极易引发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保守疗法,常用药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替罗非班,其中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药,抗血小板效果确切;替罗非班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强效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3]。基于此,本文就替罗非班应用于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中产生的积极效果进行研究,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的研究病症为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样本数量为98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5月开始,结束于2021年5月。随机将49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其余49例患者则划分至观察组。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

组别

性别

年龄(岁)

病程(h)

对照组(n=49)

31(63.27%)

18(36.73%)

57.96±4.17

26.39±6.18

观察组(n=49)

30(61.22%)

19(38.78%)

57.84±4.25

26.35±6.27

t/X2

0.043

0.141

0.032

P

0.835

0.888

0.975

将上述信息录入SPSS26.0软件中,结果为p>0.05,表示数据平衡。

1.2方法

对照组的方案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方案具体内容如下: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51,规格为100mg×48s)口服治疗,1片/次,1次/d;

观察组的方案为替罗非班,方案具体内容如下:给予患者皮下静脉推注12mL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鲁南贝鲁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25),剩余88mL行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11mL/h。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1.3.1凝血功能。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PLT)数量、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进行对比。

1.3.2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涉及凝血功能、治疗效果指标,前一项属于计量资料,通过呈现,对比分析经t检验;后一项属于计数资料,通过n/%呈现,对比分析经X²检验;资料均经双人准确录入SPSS 22.0中分析,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凝血功能

比较指标是凝血功能,观察组组别、对照组组别比较,显示(P<0.05)。如表二呈现。

表2凝血功能(

组别

PLT(×109/L)

FIB(g/L)

PT(s)

APTT(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9)

178.36±16.27

165.62±14.19

3.25±0.34

3.18±0.37

12.41±1.23

12.49±1.32

33.42±3.04

34.18±3.11

观察组(n=49)

178.41±16.28

154.37±12.96

3.27±0.36

3.02±0.21

12.38±1.19

13.87±1.41

33.41±3.02

36.12±3.37

t

0.015

4.098

0.283

2.633

0.123

5.001

0.016

2.961

P

0.988

0.000

0.778

0.010

0.903

0.000

0.987

0.004

2.2治疗效果

比较指标是治疗效果,观察组组别、对照组组别比较,显示(P<0.05)。如表三呈现。

表3治疗效果(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n=49)

6(12.24)

28(57.14)

15(30.61)

69.39

观察组(n=49)

12(24.49)

33(67.35)

4(8.16)

91.84

X2

-

-

-

7.900

P

-

-

-

0.005

3.讨论

医学界关于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作机制目前还未阐明,但有研究指出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与患者脑血管的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血管痉挛密切相关

[4]。微栓塞学说认为引发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原因在于PLT聚集物以及患者脑部血液黏度异常升高有关[5]。治疗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键在于抗PLT聚集、降低患脑部血液黏度[6]。阿司匹林是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的常用药,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疗效确切,但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较多,容易对患者的胃肠、中枢神经以及肝肾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副作用较多,患者的满意度较低;替罗非班是一种强效抗血小板类药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的缺血症状,疗效确切,临床上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7]

在本次研究中,替罗非班可以对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的特异性结合起到抑制作用,对多种途径导致的PLT聚集进行有效阻拦,最大程度上切断了PLT的交联、聚集,因此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较优。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抑制多种因素诱发的血小板异常聚集,还可以有效延迟乃至抑制血栓的形成,持续的静脉滴注可以降低血栓对血管的阻塞,还可以促进再灌注的形成,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可以显著改善大脑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聚集症状,治疗效果确切,具备在临床一线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付春丽,王孟坤,王俊海,等.替罗非班治疗高复发风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1,38(6):488-491.

[2]王瑞,屈征,高敬华,等.替罗非班对比双抗治疗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22(1):14-18.

[3]马福静.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J].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1,42(6):457-459.

[4]赵明明,富奇志.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8):31-32.

[5]申杰,高有安,刘琦,等.替罗非班静注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21,61(36):68-71.

[6]赵丽莹,邓丽芬,曾涛,等.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抗血栓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与预后的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3):294-298.

[7]陈青,蓝兴东,黄晓聪,等.替罗非班在预防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再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