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虚型慢性便秘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虚型慢性便秘的效果观察

孙存桂

泰州市中医院经典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我科的气虚型慢性便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黄芪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循经刮痧+平衡火罐+艾灸。  观察2组便秘改善情况,比较2组排便次数、粪便性质、排便困难程度。 结果 便秘改善程度参照中医药管理局1995版《中医病征疗效标准》观察组便秘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能有效改善气虚型慢性便秘患者便秘症状。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气虚型便秘;耳穴压豆;刮痧;平衡火罐;艾灸

  2年来我院中医经典科以辩证施治为指导思想,以经络腧穴学为基础,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干预气虚型便秘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我科的气虚型慢性便秘患者60例,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岁;(2)中医体质分类为气虚体质;(3)《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便秘诊断依据[2];(4)预计住院时间14 d以上;排除标准:(1)肠道器质性疾病;②精神性疾病;③严重的脏器损伤;④有认知和沟通功能障碍;⑤皮肤有炎症、瘢痕或病变;⑥肢体缺失。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金匮翼》黄芪汤以益气润下。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7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治疗,包括耳穴压豆+循经刮痧+平衡火罐+艾灸干预。(1)耳穴压豆主穴位为大肠、直肠、三焦,根据气虚辨证取穴肺、脾、肾、胃穴位作为配穴。手持探棒自上而下探寻上述穴位的敏感点,同时询问病人有无热、麻、胀、痛的“得气”感觉,确定穴位,做好标记,用75 %乙醇棉球消毒耳郭皮肤后,一只手固定耳郭,另一只手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耳豆贴在选好耳穴部位上,然后用拇指及示指不断柔和地按压王不留行籽所压穴位,至有“得气”的感觉。嘱患者或家属用手指按压,每天5 次,分别定为晨起后、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睡前,每次按压1 -2 min,,根据气虚辨证刺激力度宜轻柔,双耳交替[3],每周更换2次 ,7天为一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2)循经刮痧+平衡火罐,患者勿饥饿或过饱;稍事休息,充分放松;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或坐位,选用牛角制成的长方形刮痧板给予经络刮痧治疗,使用刮痧油后,持刮痧板与皮肤呈 45度角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由大杼穴向关元俞方向刨刮,先刮左侧后刮右侧,由上向下顺序刨刮。下肢部由足三里向下巨虚刮拭,每个区域重复刮拭20次,手法采用补法,患者为虚证,不必强求出痧,刮痧后采用平衡火罐疗法:第一步:选膀胱经背俞穴、腹部俞穴和双下肢足三里至下巨虚。手法采用补法,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将火罐自上而下沿双侧膀胱经对称穴位进行闪罐3个来回;用刮痧油润滑背部后,从上到下沿膀胱经走罐3个来回 ;在肺俞、脾俞、大肠俞、肾俞、留罐 5-10分钟起罐,第二步: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保暖,重点闪罐天枢,中脘,气海,关元,再以神阙为中心,顺时针走罐3个来回,最后取天枢,中脘,气海,关元留罐5min,一般在餐后2h进行[4]。第三步:自双下肢足三里至下巨虚闪罐3个来回,局部抹少量刮痧油后同样走向,走罐3个来回,最后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留罐10分钟。操作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感觉,观察面色神情,操作完成后以纸巾擦净皮肤刮痧油,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喝热水,稍作休息,注意避风,痧斑、罐印消失后可方进行下一次操作,大约7天一次。(3)艾灸:选择主穴神阙、天枢、气海、关元,配穴足三里,在穴位上进行施灸,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有微微发红,温热感,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宜,应注意避免烫伤。一周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参照便秘的中医症状评分表来评价患者的治疗疗效。评分表包括主症:大便排出的间隔时间、粪便的性状、粪便排出的时间、粪便排出的困难程度、排便不尽感;伴随症状:腹痛,腹胀、饮食情况、疲乏无力的程度,上述所有症状分为0级、I级、II级、III级,共4级,主症记0、2、4、6分,次要症状记0、1、2、3分。

1.4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方法如下: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的症状总积分×100%,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共4级。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②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0%;③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④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2组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气虚型便秘

中医认为气具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都依赖气的生化调节。气、血、津液的不足均可影响大肠传糟去粕的功能,而气能生津亦能行津,气能生血亦能行血,气、血、津液不足致便秘归根结底乃气虚所致。

3.2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中国传统医学耳针疗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外治疗法,是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或磁珠等物贴压于耳穴上,给予适当的按压。

3.3  循经刮痧

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经络腧穴学理论指导下,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使用特制的刮痧板对体表经络腧穴进行刮拭,使局部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或瘀血,通过出痧,达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一种绿色、安全、经济、简便、无成瘾性、无阶段反应为特点的治疗方法。

3.4 平衡火罐

背脊为阳气通行之处,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位的穴位,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对外界的变异具有调节和适应的功能,起着保护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3.5 艾灸

天枢穴是大肠经气汇聚之处,邻近脾胃是气经运行的枢纽,艾熏此穴位能够达到益气温阳、润肠通便,调节大肠腑气的作用;气海穴属任脉与大肠的传导和肾的气化有关,艾熏气海可补肾气恢复大肠的传导从而调理全身气机,能过通过刺激腹壁神经促进肠蠕动。关元有培气补元之效配合气海可疏导秘结,足三里具有清热利气,调理肠道作用

本结果显示耳穴压豆+循经刮痧+平衡火罐+艾灸对干预气虚型便秘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1]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主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1-172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0 0 8 :9 5 -9 7

[3]黄翠嫦,罗小媚,黄峰.耳穴压豆联合手部穴位按摩对气虚型便秘老年病人护理疗效的观察[J].全科护理,2020 ,18(35):4930-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