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神经内科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分析

周梦映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广东省     510507

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首次接受脑血管造影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不同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总发生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 神经内科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内采取综合护理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血管;血管造影术;围术期护理

脑血管造影术借助CT、X线等检测技术向颈动脉注入对比剂,进而观察颈动脉分布情况、血流动力情况等,是临床针对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变的一种先进的诊断技术,是临床判断脑血管意外类型的金标准。该项技术为侵入式操作,对患者的机体和心理均产生较大的应激创伤,容易诱发患者心理焦虑,降低就医依从性,增加疗护风险,需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患者的内心恐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降低围术期风险,提高脑血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为该类患者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及其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首次接受脑血管造影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脑血管畸形41例、颅内动脉瘤39例。纳入标准为:(1)临床资料完整、真实;(2)自愿接受脑血管造影术;(3)肝肾功能正常;(4)言语沟通能力、认知水平正常,无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1)存在开颅手术治疗史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患者;(3)存在认知障碍和言语沟通功能障碍,不能配合全程调查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各为23例和17例,年龄范围41-68岁,中位年龄(55.67±3.19)岁,脑血管畸形21例、颅内动脉瘤19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各为22例和18例,年龄范围42-67岁,中位年龄(53.89±3.26)岁,脑血管畸形20例、颅内动脉瘤2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脑血管造影术围术期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包括术前体格检查、术中体位指导及术后相应注意事项指导等。

1.2.2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对本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术前病情、病史、治疗史等基础资料采集,以便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完善病例资料,评估采取该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采取对应措施予以避免。(2)健康宣教。采取通俗易懂的话语对患者讲解脑血管造影术的原理、实施方法及必要性,客观的介绍脑血管造影术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讲解临床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的信任和就医依从性。(3)改善心理状态。脑血管动脉造影术属于有创诊断疗法,患者普遍存在恐惧、焦虑心态,担心手术是否能够顺利进展,有无相关后遗症及生命危险。鉴于此,医护人员应从患者角度给予一一解答,树立康复理念。必要情况下可邀请脑血管造影成功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增强患者信心。(4)体位指导。脑血管造影术围术期内对患者的躯体制动情况要求较为严格,由此可导致患者出现腰酸背痛、术肢僵硬麻木的现象甚至其他不良病症发生。因此术前应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和训练,包括憋气、翻身、用餐、排便等等,提前使患者了解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注意事项,并从心理、生理方面做好充分准备。(5)术中护理人员明确分工,充分保证手术器械、仪表参数的准确性,仔细分析检查数据,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血栓及感染事件的发生。给予动态心电监护,高频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出现的包括头疼、眩晕、意识障碍、血压飙升、失语、肌力下降、面无血色、冷汗等不良反应提高重视和警惕,及时告知主治医生,预防脑血管痉挛、脑出血、血管迷走反射等严重并发症。(6)脑血管造影术实施过程中,患者短时间内体内注入大量碘剂对其肾脏造成严重负担,会诱发短时肾脏功能受损,容易出现尿潴留现象。因此术毕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加快体内循环,使碘剂尽快排除体内,并食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使用焦虑症自评量表(SAS)和抑郁症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评估,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的改善程度,分值越高证明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SPSS24.0行数据分析,、()表示计量、计数资料,t、

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心理状态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有助于其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SAS

SDS

SAS

SDS

观察组(n=40)

58.16±4.37

59.46±3.28

42.73±2.65

43.66±2.51

对照组(n=40)

57.93±4.59

59.57±3.42

50.62±3.11

49.76±4.15

t

0.152

0.167

4.273

3.864

P

>0.05

>0.05

<0.05

<0.05

2.2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术后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5%,为;对照组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造影后脑出血1例、术后穿刺部位渗血、血肿2例,发生率10.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加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罹患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这也导致了脑血管病变患者数量逐年增多。而作为现阶段判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脑血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率逐年攀升。但有研究指出,脑血管造影术容易诱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本项研究中,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在综合护理干预下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信心,避免焦虑,这样一来能够降低患者因紧张害怕而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降低手术风险。另外,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降低,说明该护理模式下也能够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梁鑫.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探究[J].  2021(15):251.

[2]冯秋月, 杨小伟. 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策略研究[J]. 健康必读, 2020, 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