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影响分析

成王丽

西安大兴医院,陕西 西安710016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采取阶段性康复护理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接受阶段性康复护理,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采取阶段性康复护理可以很好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时候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阶段性康复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方式,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要一定的康复时间,为了更好的保证康复效果,临床上还需要积极的配合相应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服务。阶段性康复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将其运用于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更好[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采取阶段性康复护理的术后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3岁,平均年龄(51.23±1.89)岁。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51.28±1.8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术后并发症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采取阶段性康复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成立阶段性康复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的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担任小组长,然后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阶段性康复护理理念、阶段性康复护理技巧、责任意识、服务态度等,更好的提升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保证可以很好的落实阶段性康复护理服务。2)第一阶段护理。时间为术后3天内,训练方式主要以主动阻力训练为主,护理人员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然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咳嗽训练、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等训练,每天两次,每个动作重复十遍。3)第二阶段护理。时间为术后第4天到第14天,训练内容主要为四肢主动运动能力训练,包括模拟走路、蹬腿、抬腿、拿物品、模拟梳头、上举双手等。术后一周后增加下床活动训练。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作为观察指标[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处理,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6分钟步行距离(m)

生活质量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43

81.22±7.89

211.99±15.87

55.69±6.81

85.43±8.79

对照组

43

81.43±7.92

168.78±15.92

55.73±6.88

79.78±9.32

t

-

0.123

12.605

0.027

2.892

P

-

0.902

0.000

0.978

0.005

3讨论

近年来,熬夜、饮食不规律、工作强度大、压力大等情况下,心脏瓣膜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3]。当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疾病后,心脏功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还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临床上针对心脏瓣膜疾病的干预重视度非常高,其中心脏瓣膜手术属于常见且比较有效地治疗手段,患者在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后,想要更好的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更好的提供护理服务[4]。常规护理模式中,针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内容相对较少,已经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临床上可以将阶段性康复护理引入到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中。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阶段性康复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恢复阶段,制定不同的康复方案,护理针对性更强,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结合患者的康复情况对康复方案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阶段性康复护理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大,表明阶段性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步行功能和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与王海彦,刘哲,张艺馨,等[5]在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预后、心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采取阶段性康复护理可以很好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时候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贲艳红,张霞,虞娟,等.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8):1525-1528.

[2]王青青,梁金萍,沈泽坤.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1,35(02):99-100+105.

[3]赵小娟,李玉坤,马慧,等.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3(01):106-108.

[4]王亚明.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康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08):1050-1052.

[5]王海彦,刘哲,张艺馨,等.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预后、心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32):4518-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