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宋瑶瑶

身份证: 370523199803083046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进行介入治疗的4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结果。结果:从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实施护理,经护理干预后,40例脑血管病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其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并发症得以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置,患者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做好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介入护理,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介入治疗,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并发症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进行介入治疗的4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结果,为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提供一定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中男21例、女19例,36~75岁、中位年龄64岁,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血管内斑块形成或血流异常。其中13例进行球囊扩张,17例进行支架植入,10例进行动脉瘤栓塞术。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

脑血管介入术治疗时,患者采取仰卧位,采用全麻或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法从右侧腹股沟区动脉搏动最明显的部位穿刺置管,将导管沿着导丝送入,进行动脉造影以显示病变部位。对血管局部异常膨突的部位,经脑血管造影监视下将弹簧圈置入动脉瘤体内以恢复畸形管腔;对血管狭窄的部位,先进行预扩张、置保护伞等处理,之后置入自膨式支架,待位置合适后释放支架,观察血管再通情况。护理人员将围术期护理工作做到位。

2、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40例脑血管病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其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并发症得以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置,患者的满意度为100%。

3、讨论

3.1 术前护理

术前完善检查,做好准备以迎接手术。为此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 术前常规禁食水,对两侧腹股沟区进行备皮,留置导尿。

体位训练:介入治疗中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固定不动,术后要对手术侧的肢体进行制动,这对患者提出一定要求,术中患者由于体位固定,容易出现不耐受的情况,为此护理人员在术前教导患者进行练习,在肩部下放置枕头,尽可能将头向后仰,教导患者进行伸髋平卧翻身,在上述基础上为患者讲解在床上咳嗽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开展训练。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训练,这能确保患者可配合完成手术,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心理护理:即将进行介入术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多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常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这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大,有时造成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患者感到焦虑的原因可能包括:介入诊疗手术的耗材价格较高,这造成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沉重;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不足,术前情绪不稳定,到处打听护士及医生的技术水平及自立,一些患者可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表现。患者感到恐惧的原因可能包括其对专业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对介入诊疗的认知,对手术疼痛感到恐惧,担心术后并发症发生,这些患者多见睡眠质量差、主诉增多、食欲不振、精神紧张的表现。为此护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术前护理人员做好与患者的交流,对其意见及要求要耐心倾听,加强对患者行为举止的观察,掌握其手术动机及心理状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护理人员为患者开展关于介入诊疗的宣教,提供权威、科学的信息进而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形成对介入治疗疗效合理的期望。术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及导管护士均到病房与患者进行交流,在进行常规介绍的基础上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拟进行的诊疗手术方案、手术安排、患者必须配合的相关事项、注意事项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从而减少患者由于缺乏认知而感到的恐惧。护理人员为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为其说明介入诊疗的意义,介绍其应用对患者的积极作用,从而取得其配合。充分发挥出社会及家庭成员的作用,发动其陪伴患者。术前教导患者放松疗法、深呼吸等,进行床上排便,邀请恢复良好的患者讲解治疗效果。

3.2 术中护理

患者在手术室这一陌生环境下容易感到恐慌,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时,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操作的刺激、对并发症及造影剂安全性的担忧、医务人员的语言都容易造成患者出现心理波动,为此导管护士充分考虑到其感受,给予支持及安慰。术中导管护士适当交流,讲解手术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告知操作进度,保护患者的隐私,安排让患者感到舒适的体位,进而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产生。术中全程保持安静,动作有条不紊,遇到意外时沉着应对,不能惊慌失措,增强患者对医护团队的信任,进而减少其紧张。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手术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当发现存在异常时及时配合抢救。术中更换压力袋时注意预防空气栓塞。留置动脉鞘管期间,加强对管道的观察及护理,预防管道移位、滑脱、折断、曲折等发生。

3.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绝对卧床,对术侧下肢制动24h。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异常并由医生处理。拔鞘后加压包扎,对双侧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对术侧下肢的肌肉进行按摩以改善循环,协助患者进行健侧下肢及双上肢活动。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患者多进食容易消化、蛋白质丰富、富含维生素的实物。患者定时排便,预防便秘发生。加强对患者局部疼痛的观察,当患者主诉明显疼痛时及时记录疼痛发作时间、程度、性质、伴随症状及发作规律,遵医嘱用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术后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造影剂的使用存在引起造影剂肾病的潜在风险,为此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迅速补液,及时进食从而加快造影剂的排出。术后患肢制动,外加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造成血流减缓,由此增加了血栓的形成风险,对此护理人员在加压包扎时控制松紧度,术后密切观察术侧肢体皮肤色泽、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皮下血肿的发生与没有充分按压、反复穿刺相关,针对存在局部淤血、血肿的患者,护理人员采用硫酸镁热敷,进行理疗,术后监测血生化及凝血功能,观察局部症状及颅内症状,进而确保早期发现并发症。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3d,术后对创口进行消毒并更换敷料,当发现存在渗血时立即更换,确保穿刺点干燥、清洁从而预防伤口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做好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介入护理,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介入治疗,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晶晶,赵文利,赵志宇. 血管缝合器止血结合精准化护理在脑血管病股动脉穿刺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7):127-129.

[2] 王淑君. 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6):1114-1117.

[3] 张亚芳,唐晓琴,禤木连. 追踪方法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7):37-39.

[4] 孙华娟,谈士慧,王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研究,2020,33(6):863-864.

[5] 李守勇,张芙玮. 敏感指标建立的量化评价体系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9):1354-1356.

[6] 樊凌云,索小燕. 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5):62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