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延续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汤燕 ,芮春燕通迅作者

宜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200

【摘 要】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观察样本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0例(2019.1-2022.6),分组依据为1:1,甲组100例,乙组100例,各予以延续性护理、常规护理,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为2组进行比较的项目。结果:甲组用药依从性评分以及精神健康、机体疼痛、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与乙组的差异均得到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可促进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生活质量;心脏瓣膜置换术;延续性护理;护理效果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术式,其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和心功能改善,但术后往往需要给予抗凝治疗,所以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容易直接对生存质量产生影响。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术后抗凝治疗及心功能维护。给予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保证整体手术效果和抗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改善[1]。本文将2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确定为观察样本,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1-2022.6的时间内收集200例本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依据1:1比例分成两个组别,设定为甲组的患者100例,57例为男患者,43例为女患者,22-70岁为年龄跨度,平均得到(47.5±2.6)岁;心功能分级:12例I级,48例II级,40例III级。设定为乙组的患者100例,58例为男患者,42例为女患者,23-71岁为年龄跨度,平均得到(47.6±2.5)岁;心功能分级:14例I级,47例II级,39例III级。对比临床基本情况,P>0.05,存在公平比较的意义。

1.2方法

    甲组延续性护理模式:(1)出院前:将开展延续性护理的根本目的、相关流程介绍给患者,建立属于患者的护理档案和登记册,对其基本情况(出入院时间、手术结果、家庭地址、用药量)进行记录,同时保留患者的微信、联系方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自我监测手册》进行编制,并对心脏瓣膜音、血压、心率等作为监测内容,同时需要监测用药、不良反应、心理状态、日常运动、饮食等。叮嘱患者合理搭配日常饮食,钠盐摄入量需要控制在6g/d以下,以清淡饮食为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加饮水量。禁止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健康信息卡需要随身携带,保证在出现危急情况时可以及时采取抢救措施;(2)出院第1个月按照1周/次的频率电话随访,3个月内调整为1次/2周的频率,自第4个月开始,1次/月,对病情进行了解,并予以个体化用药指导;(2)通过微信、QQ等同患者保持联系,以便患者在线咨询,对其饮食、运动、心理、抗凝治疗等进行实时掌握,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对科普文章进行推送;(3)支持和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所想,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通过同伴教育的方式对治疗经验进行分享。定期复查,以抗凝治疗计划作为依据,复查前1d通过短信、微信等联系患者,提醒其复查时间,并予以相应的督促。乙组常规护理模式:严密监测患者在术后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变化情况,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对瓣膜开闭音质进行监测,若有异常需要马上上报;严格遵医嘱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以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时间等作为依据调整药物剂量;出院前将健康手册发放给患者,对术后抗凝治疗的重要作用进行讲解,叮嘱患者保持饮食清淡,禁止吸烟酗酒,定期回到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依据Morisk用药依从性问卷判定用药依从性,总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用药依从性越高[2];依据SF-36(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估生活质量,主要维度为精神健康、机体疼痛、躯体功能、社会维度,均为百分制,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3]

1.4 统计学评析

    统计处理数据时用到SPSS25.0软件,()表达、经t值检验的为计量资料,P值不足0.05可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相比,在用药依从性评分上,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机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上,甲组更高,其与乙组的差异可用P<0.05表示。

表 1 用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机体疼痛

躯体功能

用药依从性

甲组(n=100)

83.58±10.25

83.86±10.25

82.68±12.53

88.97±10.05

92.57±2.16

乙组(n=100)

73.69±11.18

73.63±10.16

74.79±10.14

79.93±10.87

78.45±3.62

t

6.5205

7.0883

4.8949

6.1064

33.495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有利于对病变心脏瓣膜进行矫正,促进心脏动力改善,提升术后生存质量。但由于血管栓塞、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在术后长期开展抗凝药物治疗,而患者疾病认知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低下、饮食、生活习惯不良等情况却会难以保证预后,所以及时开展和落实心脏功能护理对心脏瓣膜术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延续性护理强调在不同或相同健康照护所,将持续性照护措施、康复指导等提供给患者,即使时间、地点发生改变,护理工作依然不变,通过连续性、专业性、协作性护理,使患者院外各方面的护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提高其疾病、健康认知,保证专科护理服务一直在开展,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理想的疾病康复效果。

    此次研究证实,A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与B组的差异均为P<0.05。可见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可促进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丘寒英.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8):53-55.

[2] 耿卫杰.延续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3):167-168.

[3] 陈亚丹,张玉丽,朱海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病人院外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及延续性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21,19(18):2583-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