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王倩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门诊,北京 102600

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PICC置管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抽签法进行分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其他并发症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静脉血栓;PICC置管

PICC置管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置管技术,采用这项手术技术可以使得化疗药物作用于病灶,而且也保护了外周静脉,可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1]。然而,PICC置管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导管相关性感染以及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患者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恢复以及预后。因此在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团队重视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疾病对患者带来的痛苦。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预见性护理用于PICC置管的患者护理中,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PICC置管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抽签法进行分组,各100例。试验组男性与女性54:46,平均年龄(52.64±3.97)岁,平均病程(6.20±1.28)个月。对照组男性与女性57:43,平均年龄(54.05±4.02)岁,平均病程(6.30±1.2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符合开展研究的条件。入组标准:①符合PICC置管适应症的住院患者;②凝血功能正常;③认知功能良好;④成人患者;⑤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者;②伴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③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④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试验组护理方法如下:①由护士长以及5名PICC置管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预见性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培训以及护理计划制定与实施的监督。小组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预见性护理的培训,包括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技术,组内成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②患者入院时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既往病史,凝血功能等重要信息,确定后制定个体化的置管方法与护理计划。置管前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维护方法等,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PICC置管时首选弹性好的贵要静脉进行穿刺,置管过程中安抚患者的情绪,导管进入血管15cm后,指导患者下巴靠近同侧肩膀后插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过程中注意监测导管的度量,必要时利用超声进行定位,减少导管对血管的刺激。③术后48h首次换药,之后每周一次冲管与换膜,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状况以及患者是否有疼痛等不适,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导管留置期间减少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于联合化疗的患者优先输注刺激性小的化疗药物。日常护理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肢体疼痛或者是皮温高的情况,如有异常立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置管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置管侧上肢握力训练,对于凝血功能相对较差或需要长时间卧床修养的患者遵照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在患者留置导管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宣教,缓解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指导患者自我监测的方法。

1.3观察指标

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静脉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采用卡方值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静脉炎

静脉血栓

皮下血肿

总发生率

试验组(n=100)

3

0

2

5.00%

对照组(n=100)

10

7

4

21.00%

2

-

-

-

11.317

P

-

-

-

<0.05

3讨论

PICC置管具有维持时间长、维护简便的特点,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但静脉栓塞也是PICC置管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严重的可能引起患者出现肺栓塞,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及时发现PICC置管患者等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护理对PICC置管主要以导管的维护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后及时处理为主,对于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预估不到位。预见性护理则更强调护理团队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结合护理评估结果明确风险因素,为患者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一种护理模式

[2]。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患者长时间的卧床、化疗药液对血管的刺激等因素[3],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以及营养状况,使用低分子肝素实施预防性的抗凝治疗措施。同时,在置管时选择弹性好的血管,做好对化疗药物的管理,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避免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静脉炎以及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0%。

综上所述,对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其他并发症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桂珍,廖奇华.危重症儿童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3-4.

[2]郭丽娟.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9):2-3.

[3]吴艳丽,吴建篪.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