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疗法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督灸疗法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马萍

开封市中医院 河南省开封市  邮编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患者采取督灸疗法护理的效果。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胃癌患者78例,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行督灸疗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标评估包括治疗相关指标、癌因性疲劳程度、满意度数据。结果:数据汇总可知,实验组、对照组在护理前癌因性疲劳程度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癌因性疲劳程度指标对比后者低于前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胃癌手术后患者,采取督灸疗法可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恢复进食、住院及排期时间均明显缩短,护理后,患者的癌因性疲劳程度明显得到缓解,患者的接受度更高,临床护理应用积极意义显著。

【关键词】督灸疗法;胃癌;术后患者;应用效果

   胃癌属于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新发胃癌患者每年占据全球超过70%,国内的发病和死亡率达到全球占比的45%[1]。通常情况下,外科手术作为胃癌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同时麻醉药物、炎症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的胃肠功能不断下降,手术后出现刺激性的疼痛、恶心、头晕等多种不良反应,使得患者的恢复周期延长。而相关实验显示,癌因性疲劳常会出现在胃癌的术后患者中,使得患者的机体、认知、心理等方面产生疲倦、无力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对此,手术前后,患者需要增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来加速患者的恢复。本文将探讨胃癌手术后患者采取督灸疗法护理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胃癌患者78例,采取抽签分组,对照组39例男女比例21:18,年龄汇总≥38,≤63,年龄均值为(50.25±4.46)岁;实验组39例女男比例17:22,年龄汇总≥37,≤64,年龄均值为(50.21±4.28)岁。分析所有患者的资料信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基础资料完整;认知无异常;家属、患者均签订知情表。

排除标准:遗传性精神异常;全程实验未完成;与临床诊断评估不匹配;凝血功能障碍;依从性差;免疫系统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①常规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的正常手术流程,面对不良情绪,安慰并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增加信任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进入手术室后,做好皮肤清理、备皮,操作时动作要保持轻柔,以免损害到患者的皮肤。③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技巧,手术当天行胃管、尿管插入。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状态,将患者调整至合适体位,麻醉未清醒患者可将其调整至枕平卧姿势,头部向一侧偏移,查看其各项生命指标、切口、尿量以及神志恢复情况,评估患者的疼痛感;监测患者的引流,预防管道扭曲、阻塞的情况。手术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先流食,后正常饮食,与此同时,记录患者所产生的的不良反应,将情况上报主治医生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实验组:督灸疗法;患者在手术前2天以及手术后第二天均采用督灸疗法。由专业培训护士来完成整个操作,责任护士来完成整个流程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症状监测。具体内容为:确定患者督脉的大椎穴至腰腧穴作为施灸的主要部位,在督脉需要治疗的部分由上至下轻微撒一层督灸粉,而后采用桑皮纸覆盖在上面,在桑皮纸之上平铺治疗巾。采取督脉架放置在督脉处,直至其下端与皮肤完全贴合,而后将姜泥平铺在督灸架内,保持上下、薄厚处于均匀状态,厚度以3厘米左右为标准,而后在上面均匀的铺满艾绒,厚度为2-3厘米。将艾绒点燃施灸,直至其完全燃尽至1壮,重复以上艾绒平铺操作并点燃,如上灸选择2壮。一次持续60分钟,每星期操作一次。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所有患者的排气时间、首次进食以及总住院时长;做好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②选择Piper疲乏修订量表作为癌因性疲乏程度评估工具,分值的高低与结果数据呈反比。

1.4统计学意义

对本文患者例数、满意度采取 % 统计,给予X2值统计,患者的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用药前后癌因性疲劳程度指标采取(±s)统计,对数据均开展SPSS21.0汇总,对卡方值、t值、P值进行分析,P在0.05以下则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相关指标

    指标数据汇总如表1,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h)

首次进食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39

28.35±5.64

63.32±6.01

19.25±2.64

实验组

39

23.41±4.32

51.25±4.67

16.01±2.08

t

4.3424

9.9035

6.0202

P

<0.05

<0.05

<0.05

2.2癌因性疲劳程度

    指标汇总如表2,实验组、对照组在护理前行为/严重性、情感意义、感觉、情绪认知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癌因性疲劳程度指标对比后者低于前者,P<0.05。

表2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劳程度对比

组别

时期

行为/严重性

情感意义

感觉

情绪认知

对照组

n=39

护理前

4.48±1.20

5.52±1.77

5.05±1.48

4.01±1.27

护理后

4.02±0.58

5.24±1.43

4.88±1.34

3.97±1.22

实验组n=39

护理前

4.90±1.38

6.08±1.66

5.46±1.62

4.50±1.35

护理后

3.07±0.42

4.01±1.32

3.58±1.29

2.60±0.98

护理后2组t值

8.2847

3.9470

4.3647

5.4673

护理后2组P值

<0.05

<0.05

<0.05

<0.05

护理前2组t值

1.4342

1.4411

1.1668

1.6509

护理前2组P值

>0.05

>0.05

>0.05

>0.05

2.3护理满意度(%)

指标数据汇总如表3,满意度指标比较,实验组的满意人数以及满意占比更多,出现数据对比差异,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9

16

14

9

30(76.92)

实验组

39

25

12

2

37(94.87)

X2

-

-

-

5.1859

P

-

-

-

<0.05

3、讨论

现阶段,手术治疗属于胃癌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据相关调查显示,术后恢复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对此,在手术治疗的同时以及结束后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来辅助治疗和预后,达到良好的治疗结果。

督灸疗法属于中医传统的一种外治模式,督灸主要来源于传统隔物灸,以“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病在骨,焠针药熨”作为应用理论基础,研究发现,督灸对于围术期的疼痛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预防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并以此来增强身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效果良好,缩短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与本次研究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可见,督灸干预可有效加快患者的术后各机能恢复时间。

中医学认为,癌因性疲劳程度属于“虚劳”范畴,发病机制表现为脏腑功能低下、气血亏虚、正气不足、后痰瘀气滞,毒邪互搏致使肿块的出现,通过手术去除。使得患者元气大伤,脾肾遭受损害,最后形成虚劳。督灸则是通过患者的背部大椎穴至腰腧穴来完成针灸,属于传统中医的常用手法,以来达到温补脾肾、通督益阳的疗效[4]。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癌因性疲劳程度指标对比后者低于前者,P<0.05。可见督灸疗法对于癌因性疲劳程度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于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采取督灸疗法可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癌因性疲劳程度明显得到缓解,患者的接受度更高,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严君,王建新,申丽香. 量化评估策略干预下的护理在胃癌术后患者预后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71-73.

[2] 朱琳. 中医特色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效果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5):204.

[3] 张梦乔,李惠艳,高茜. 中医外治护理对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20,20(7):491-495.

[4] 王小霞. 胃癌患者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