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针灸临床治疗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如何加强针灸临床治疗的效果

史光霞

洛阳仁大医院 针灸科 河南洛阳 471000

针灸是祖国医学当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病、防病方法,在临床上的地位比较高,这一传统理念在现代应用中仍然需要不断探究、实践,从而进一步掌握针灸相关知识。针灸治疗效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医者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升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就要明确影响针灸治疗因素,据此纠正错误针灸方式,明确针灸治疗原则,合理选穴,从而提升针灸治疗效果。

一、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因素

医者因素:针灸的治疗效果会受到医者针灸状态、治疗方案等影响,从针灸状态上分析,医者的状态分为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①从生理状态上看,医者如果在不健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针灸治疗,医者本身存在“病气”,可能会给患者传达出不利于治病的致病因素,最终降低患者的针灸治疗效果;反之,医者如果有正面能量,则有助于提升针灸治疗效果。②从心理状态上看,医者如果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也会将负面情绪传达给患者,从而导致患者处于负面情绪困扰当中,最终会降低针灸治疗的效果。从治疗方案的影响方面分析,主要包括取穴因素、治疗方法以及施治疗程。①取穴因素:在取穴时首先应该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穴位,其次是要对穴位的定位精准度有严格的把握,人体每一个腧穴所对应的属性与经络都有一定差异,因此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穴位进行治疗,才能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穴位应该要严格根据教材相关内容以及要求进行学习,但是由于临床上患者的穴位与经络都处于病态下,穴位并非处于平衡静止状态,为了能提升取穴的精准度,必须要提升医师的本身综合素养,精确选穴,从而获得良好的针灸效果。②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治疗工具的选择以及针刺手法的选择,治疗工具主要包括普通针刺、针刺放血、艾灸、火针、水针等,这些方式都有相应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各有各的优势。③施治疗程:针灸的作用与针灸时效的不同关系也会影响到针灸治疗效果,不同疗程方案对针灸疗效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疗程越长,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越缓慢。

患者因素:①心理因素:患者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对治疗方案的接受度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两个方面,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主要体现在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上,医患双方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患者对针灸治疗的认可度越强,则配合度越高,也更能发挥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一般来说,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对针灸的接受度与认可度均有一定差异,因此针灸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差异。②身体状态:由于受到患者的性别、种族以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患者的身体不同机能状态,不同身体机能状态对针灸治疗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从而对最终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差异。如果患者在“虚不受补”这一状态下,在治疗上采用“循序渐进”这一基本原则,则患者的治疗时间会逐渐延长,影响到针灸疗效的生效速度。

环境因素:①自然环境影响:针灸是祖国医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的限制,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两个方面,从时间因素上分析,具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本思想,空间因素方面分析,则针对不同方位、不同地域需要拟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这些理论指导下,传统的中医治疗遵循“天人合一”基本思想,应该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更好的致病,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②人文环境影响:生命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人与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差异主要缘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一定范围的人文环境当中,人们的生命活动都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因素、主体精神、社会压力等,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水平,不管是针灸还是其他治疗方法,人文环境因素都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③就诊环境影响:就诊环境与患者的治疗状态、施治状态有一定关联,从音乐治疗疾病基础上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心理疗法、瑜伽修身等方式,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认知,都能起到安抚等作用,良好的环境对针灸治疗效果也有促进作用。

二、提升针灸治疗效果的措施

遵循诊断明确相应针灸治疗基本原则:针灸治疗疾病要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就必须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辨证施治,临床上需要针对患者不同症候进行分析、归纳,明确患者的疾病诊断,并明确疾病发生原因以及发病机制,了解疾病所在部位,是表是里等,根据辩证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根据处方进行治疗。针灸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气血运行,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临床针灸治疗通常会应用到“热则疾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基本治疗原则。

准确取穴:人体当中经穴361个,经外奇穴1595个,通过坐标定位,对于不同疾病患者需要接受不同穴位的针灸治疗,必须要精准选穴,从而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

正确选择针刺角度、深度以及方向:正确的针刺角度、深度以及方向是提升针灸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的发生。腧穴定位应该不仅限于体表位置,还应该要有正确的进针角度、深度以及方向,充分发挥针灸的治疗效果。如对风池穴进行针灸,可让针尖微下,向鼻尖进行针刺0.8~1.2寸,或者平刺头风府穴,能治疗眼疾、头痛、癫痫等疾病;针尖向喉结针刺2.0寸左右,则能对假性球麻痹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针刺必须要得气:在针灸治疗疾病或预防疾病过程中,针刺当中的“行针”、“得气”等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得气”就是指针感,得气与否会影响到气至迟速,不但会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还能预测疾病的预后情况。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当中有相关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由此可见,得气之后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且得气速度快,则疗效比较好,得气速度慢,则效果比较差,不得气则可能无治疗效果。“气至病所”就是指针感传达到病灶部位,如对于牙痛患者,针刺合谷穴时针感放散到面部;对于坐骨神经痛者,环跳穴时针感沿着坐骨神经通路放散,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针灸对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针灸的治疗效果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针灸治疗中应该要注意医者、患者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尽量消除外在因素对针灸治疗的效果影响。在针灸治疗中,为提升治疗效果,应该要注意针刺角度、深度与方向,并注意辨证选穴,针刺必须要得气,保持正确针灸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