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对小儿肺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对小儿肺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高晓丽

山西省儿童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干预中利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接收78例肺炎患儿纳入本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以上肺炎患儿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对比两组护理记录缺陷、护理记录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记录缺陷总发生率77.78%相比对照组38.46%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N1级、N2级、N3级及以上的护理记录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较短(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的应用,可减少护理记录缺陷,缩短护理记录时间。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小儿肺炎;护理记录时间

小儿肺炎是小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患儿常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会危害到患儿生命。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是临床中结合儿童特点设计,主要用于评估小儿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对挽救患儿生命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1]。对此,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接收肺炎患儿采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后,效果不错,详见下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从该时间区间抽取78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正常者;②生命体征稳定者;③在患儿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知情同意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认知功能缺陷者;③中途离院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78例肺炎患儿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3-9岁,平均(6.01±1.01)岁;入院病情:轻症32例,危重症7例。观察组39例,男26例,女13例;年龄4-9岁,平均(6.54±0.87)岁;入院病情:轻症31例,危重症8例。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性比较不明显(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病室环境,每日注意通风换气,2次,每次30分钟为宜。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面色。正确控制输液速度,注意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及时和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1.2.2观察组运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

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后运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

①把握患儿一般情况、征变化和症状等。②采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分值0~9分。③进行标准化护理干预。遵医嘱为患者提供剂量准确、安全、雾化吸入,并提供吸入、吸氧、心电监护、退热与镇静等处理;采取抬头或半卧位;予由下往上,由外向内拍拍背。④效果评价。吸出白色或黄色黏稠的痰2mL左右;氧气1L/min,未发现口唇发绀,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5%;自解淡黄色尿液30mL左右,前囟平,哭时有泪;呼吸道通畅;患儿安静等。⑤整理呼吸系统疾病症状、诊治方法模板、干预后效果后,制作正模板,将需修改的内容以各颜色标出,使护理人员经粘贴后可及时更正。

1.3评价标准

①分析儿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其中,护理记录缺陷总发生率为记录缺乏客观性、记录缺乏专科特点、缺乏医学术语应用的例数之和与组间例数39的比值。

②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记下护理记录时间,每日总结,并对比N1级、N2级、N3级及以上的护理记录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包进行实验数据分析。采用频数(n)、构成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定性观察结果组间以检验组间差异;采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定量观察结果以t检验组间差异。按α=0.05(P<0.05)水准则表示两组样本差别存在显著意义。

2结果

2.1护理记录缺陷分析

观察组护理记录缺陷总发生率77.78%和对照组38.46%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记录缺陷总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记录缺乏客观性

记录缺乏专科特点

缺乏医学

术语应用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9

4(44.44)

6(15.38)

5(12.82)

15(38.46)

观察组

39

2(5.13)

1(11.11)

4(10.26)

7(77.78)

4.052

P

0.044

2.2不同护士层级护理记录时间分析

观察组N1级、N2级、N3级及以上的护理记录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不同护士层级护理记录时间对比(±s,min)

组别

例数

护理记录时间

N1级

N2级

N3级及以上

对照组

39

17.64±2.24

10.71±2.82

5.01±1.01

观察组

39

6.26±1.42

4.11±1.55

4.01±1.01

t

26.796

12.809

4.372

P

<0.001

<0.001

<0.001

注:N1级、N2级、N3级及以上为根据护士工龄、人科时间、综合能力划分的护士层级。

3讨论

小儿肺炎发病与患儿饮食习惯及生活起居因素等有关。该病若不及时救治会引发重症肺炎,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健康。

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以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分值为指引,要求护士认真细致评估患者病情变化,通过准确评分早期识别潜在危重患者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记录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8.46%(P<0.05)。主要是因为了解患儿一般情况症状,以此为依据进行后续护理。通过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评估病情变化。进行标准化护理干预:遵医嘱给予患者吸氧、镇静等处理;保持良好的体位及拍背。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控制护理记录缺陷。观察组N1级、N2级、N3级及以上的护理记录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因为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会简化护士书写,以不同颜色标出需修改的内容,便于护理人员及时更正,从而缩短记录时间。

综上所述,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投入临床应用后,可避免护理记录缺陷,缩短书写各项护理记录耗费时间,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杜梦韵,甘丽丽,陈亚萍.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1):46-49.

[2]孙贻霞,黄丽华,赵燕.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7):2164-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