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心理干预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成佳楠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0例胃癌患者(均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时段介于2020年3月~2022年4月,随机做规范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工作结束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焦虑、抑郁分值较低,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关键词】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心理干预;焦虑抑郁情绪

胃癌致死率高达75%,而在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胃癌已发展为全球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1],现阶段临床治疗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为主要术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加强护理措施,可提升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3]。为探究对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特展开本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我院60例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做规范分组处理(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8-74(66.12±5.33)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9-74(66.32±5.15)岁。组间在研究中呈现出的信息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围术期保持好室内的温湿度,及时清洁病房内卫生,做好基础的护理工作,注意患者的口腔及皮肤护理。术后以临床推荐的“止痛法”对患者进行镇痛护理,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给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观察。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1)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通过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教育背景、生活幸福指数)来直接对其心理状态有详细了解。例如年龄较大的患者,内心对生存的期望普遍不大;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确诊后并不是很积极的配合医院治疗。又比如生活幸福指数较低的患者,会由于低落情绪的影响,而丧失早日康复的信念。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准确了解,可在措施实施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而采取具体措施,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2)将情绪变化与术后康复之间的关系为患者详细介绍,确保其了解积极情绪对自身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同时将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为患者详细介绍,确保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促使心理护理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病情轻度患者为其营造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耐心倾听其主诉,对其心理变化和内心需求做全面掌握,继而满足其合理需求[5]。日常治疗中指导患者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随时调整自身心态,确保患者以乐观、积极态度面对自身疾病和临床治疗工作。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其多运动,日常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对患者积极情绪予以鼓励和肯定,指导其多留意日常生活中快乐的事情,继而增强主观幸福感[6]

1.3观察指标

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评价焦虑水平使用焦虑自评量表[7](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 ),SAS分值超过5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且分数越高、焦虑越重。评价抑郁水平使用抑郁自评量表[8](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DS分值超过53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且分数越高、抑郁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分析;焦虑、抑郁情绪用(x ±s)表示且用t 检验,分析t与P,组间数据间差大,P<0.05视为比较研究具备高统计学价值。

2结果

护理工作结束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焦虑、抑郁分值较低,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

组别

SAS(分)

SDS(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30)

70.31±5.43

30.25±2.14

71.43±5.33

31.23±2.12

对照组(n=30)

70.55±5.42

38.51±3.31

71.34±5.40

40.12±3.45

t

0.171

11.478

0.064

12.024

P

0.864

0.000

0.948

0.000

3 讨论

近年来居民生活及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我国胃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是典型的恶性肿瘤,所以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来控制疾病发展,而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积极心态可确保患者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同时改善其预后[9]。常规护理的实施多围绕疾病展开,所以措施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且措施实施过程中并未重视患者的心理引导,因此远期效果欠佳[10]

心理干预本质是一种护理活动,措施的实施必须有组织、有计划,通过心理疏导等一系列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促使其摒弃自身不良行为和习惯,自觉采取健康生活和行为方式,继而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工作结束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焦虑、抑郁分值较低,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对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12]

综上,心理护理措施的开展和实施,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不仅可给予患者精神层面的充分支持,促使其提高临床治疗配合度,还能确保患者与护理人员做好积极配合,继而缓解其内心负面情绪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素文. 胃癌术后伴有不良情绪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4059-4060.

[2] 林洁,陈冯琳. 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心理状况、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J]. 浙江医学,2022,44(8):870-873,876.

[3] 孙瑾,王心怡. 积极情感体验干预模式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7):871-873.

[4] 薛瑞娜,刘惠玉,武延龙. 胃癌术后患者行基于量化评估方案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1):115-117.

[5] 周文竹,周铁生,黄劲松. 抗抑郁药物配合心理干预对胃癌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7):810-813.

[6] 李烨,杨如意. 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中西医治疗及心理干预的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3):49-52.

[7] 何雯,魏凯.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5):946-949.

[8] 黄荟颖,蒲建春,徐啸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11):1389-1392.

[9] 赵悦,蔡静. ADOPT干预模式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59-160,封3.

[10] 鲁阳侠,周云蕾,孟帆. 围手术期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 癌症进展,2020,18(19):2046-2048,2052.

[11] 艾芳,高瑛. 阶梯式心理护理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3):2390-2391.

[12] 常娜娜,李金娣. Orem自理理论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8):1041-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