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

苏婷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41200

摘要:儿科护理工作中分析安全隐患,提出睡眠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 2020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儿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 40 例患儿在院治疗期间出现的风险事件,分析患儿睡眠质量。结果: 对 40 例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展开分析,常见的风险事件是儿科输液管脱离及坠床、摔伤、误吸、药物错服等。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及态度不端正、业务水平低等是引发风险事件的诱因。对 40 例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进行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量表评估患儿睡眠质量,患儿获得的最低分为 3 分,获得的最高分为 15 分,平均睡眠质量评分( 7. 45 ± 0. 35) 分。因此,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结论: 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认识到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培养护理人员强烈责任心及服务意识,使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缩减儿科护理中的护患纠纷。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还需采取针对性睡眠管理对策。

关键词:儿科护理; 安全隐患; 睡眠护理

儿科作为事务烦琐的科室,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面对的工作压力较大,若护理人员较为疲劳,在工作中容易发生失误,滋生安全隐患。儿童对医院具有恐惧感,在护理工作开展中拒绝穿刺或者服药的概率较高,是思维活跃的群体,精力较为充沛,易发生睡眠障碍[1]。对此,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既要认识到安全隐患,也要掌握睡眠护理对策。若患儿睡眠质量不佳,对疾病康复产生不良影响的同时,也会延缓患儿身体发育及智力发育。对此,本文将我院收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1 月至 2021年 7 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 4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 40 例患儿在院治疗期间出现的风险事件,分析患儿睡眠质量。其中男 24 例、女16 例,患儿年龄 1 ~ 8 岁,平均年龄( 4 ± 1. 02) 岁。患儿疾病类型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疾病,患病人次分别为 10 例、8 例、5 例、7 例、10 例。

1. 2 研究方法

针对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原因展开研究,总结安全隐患的滋生条件。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 量表对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评估患儿睡眠质量[2]。

2 结果

2. 1 护理风险事件分析

对 40 例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展开分析,常见的风险事件是儿科输液管脱离及坠床、摔伤、误吸、药物错服等。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及态度不端正、业务水平低等是风险事件的诱因。

2. 2 患儿睡眠质量分析

对 40 例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进行调查,PSQI 评分中,患儿获得的最低分为 3分,获得的最高分为 15 分,平均睡眠质量评分为( 7. 45 ± 0. 35) 分。因此,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3 讨论

3. 1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

1) 管理因素: 儿科护理工作开展中管理因素对诱发风险事件具有直接影响,比如,儿科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对护理流程监察不到位,加之安全隐患发生难以预见,导致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3]。

2) 法律意识薄弱: 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主要是让护理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但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导致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并未注意保护患儿隐私相关问题,甚至部分护理人员将患儿隐私作为笑柄,滋生了护患矛盾[4]。       3) 护理人员数量不足: 儿科科室作为收治患儿量较大的科室,护理人员在复杂及忙碌的工作中,长期在一线工作,若人员数量不足,工作状态不良,导致护理人员与患儿沟通过程中耐心不足,甚至出现错误指导的情况,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埋下潜在安全隐患[5]。4) 情绪因素: 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小,家属需陪伴在患儿身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但小儿身形肥胖,护理人员在穿刺时可能无法一次穿刺成功,反复穿刺也会滋生护患矛盾[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护理人员情绪因素存在关联,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躁情绪,在工作中易诱发护理风险。

3. 2儿科睡眠管理对策

对 40 例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进行调查,PSQI 评分中,患儿获得的最低分为 3分,获得的最高分为 15 分,平均睡眠质量评分为( 7. 45 ± 0. 35) 分。对此,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为患儿展开睡眠管理较为必要: 1) 强化睡眠管理: 儿童睡眠质量对病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睡眠质量也是检测儿童身体素质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儿童可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在睡眠时表现为舒坦、头部微微出汗及安静、呼吸顺畅,也有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带有表情。但儿童在患病后情绪较为焦虑、经常哭闹,睡眠质量持续走低。对此,儿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为有效提升患儿睡眠质量,还需对患儿病情进行分析,若患儿存在鼻塞问题,需清理患儿鼻腔,使患儿保持顺畅的呼吸。若患儿咳嗽不断,还需为患儿调整睡眠姿势,可适当增高枕位,若患儿痰多无法顺利咳出,为患儿摆放俯卧位,头部偏向一侧睡眠。2) 心理疏导: 儿科护理中需为患儿及家属展开心理疏导,减轻患儿及家属护理压力,避免患儿家属在压力下与护理人员发生矛盾。在护理工作中注意分散儿童注意力,避免儿童遭受痛苦,患儿受到疾病影响,情绪较为低落,加之儿童对医院的恐惧感,容易出现抗拒治疗的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以和蔼的态度对患儿进行引导,改善患儿临床护理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华思思,孙婷. 思维导图在肺炎住院患儿护理及近亲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 18) : 2279-2282.

[2]陈联水,叶琳佩,林海芳.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

防范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 16) : 129-130.

[3]张丽娟,刘一鸣.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优质护理对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提升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数字医学,2020,15( 8) : 156-158.

[4]薛连芳,夏春晖.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 9) : 38-39,42.

[5]孟娜. 关于层级式责任制护理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感染病学( 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8( 3) : 175.

[6]宋晓燕.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OL].成都医学院学报: 1-8[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