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小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张丹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21.09——2022.02收治的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共计68名,以随机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各34名)。常规组行重症监护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行重症监护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积分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肺功能指标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积分指标更低,P<0.05。结论: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者治疗通过配合重症监护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稳定患儿体征建议普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效果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本身的呼吸功能正常,但由于各类内、外因素造成呼吸功能抑制例如药物中毒、气道阻塞、中枢神经肌肉疾病等,机体未能完成代偿而发生的呼吸阻滞症状,如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尤其针对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而言,自身的呼吸功能未能全部发育成熟,若患上疾病呼吸功能大大衰减,可能会危及生命的概率更高。因此在儿科中急性呼吸衰竭作为常见危重性疾病,致使患儿发生气功能障碍和呼吸中枢病是导致儿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目前临床针对此疾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很多,虽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治愈呼吸衰竭症状,但由于新生儿患者认知程度差,未拥有成熟独立的意识,因此在治疗中依从性较差,稍有不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可能会对其预后也产生严重影响。对此需要强力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儿稳定情况。目前认为,增加合理、科学的综合化护理能够确保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效果提升,降低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疾病的危重性,给予更好的预后和治疗安全[3]。基于此,本研究围绕重症监护综合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实验时间设定2021.05——2022.02,挑选本院收治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统计标准筛选共计68名,以随机分组法分出平均两组,即为常规组(34名)、实验组(34名)予以不同护理方案。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研究目的,已签署相关责任书,所有患儿经病理学、影像学等基础检查均已确诊,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允许。

常规组:男患儿19例、女患儿15例;年龄值范围3d—35d、平均年龄值(19.80±1.15)d;病程范围1-7d、平均病程(4.49±1.05)d。实验组:男患儿18例、女患儿16例;年龄值范围2d—34d、平均年龄值(18.71±1.08)d;病程范围1-6d、平均病程(4.35±1.00)d。基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患儿存在呼吸道症状超过日常变异范围的持续恶化;气短气喘、咳嗽咳痰严重;2.患儿气道解剖结构正常,机械通气治疗可耐受,检测双肺呼吸动力学参数相近;3.肺功能、胸X线检验确诊。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2.患传染病或智力障碍;3.患免疫缺陷疾病;4.合并其他重症疾病。

1.2方法

    常规组:对患儿开展常规的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护理工作,除了针对急性呼吸衰竭合理用药外,还需要连接呼吸机进行监护治疗。观察生命体征,时刻监测体征变化,发现病情转变,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

实验组:第一,吸氧护理。患儿发生呼吸衰竭,自身呼吸功能较差,因此需要连接呼吸机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保证肺部功能的运动活跃,维持通畅呼吸。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儿的呼吸道情况,若呼吸异常可确诊托住患儿颏部将头部后仰,方便清理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针对需要长期卧床的患儿,需要定时为患儿翻身,并在协助调整为坐位下,帮助其叩背有效排痰,若痰液咳出不佳,可视情况给予吸痰管吸痰处理,或使用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起到稀释气道痰液作用,针对呼衰患儿每次雾化间隔时间约六小时,每次持续雾化半小时,细节用量应遵医嘱。卧床过程中,帮助患儿翻身一次。第二,营养护理。患儿处于意识不清状态需要为其打营养针,内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食物以流质饮食为主。第三,环境护理。因患儿身体比较虚弱,所以容易患感染症状,为了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除了病房要按时清洁消毒外,还要增加每日通风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积分指标、肺功能指标。

1.4统计

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护理效果

    表1中,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更高,P<0.05。

1:临床护理效果统计表n%n=34

组别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率(%)

常规组(n=34)

13

15

6

82.35

实验组(n=34)

20

13

1

97.06

X2

3.981

P

<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表2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2: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表n%n=34

组别

呼吸困难

节律紊乱

发绀

总率(%)

常规组(n=34)

3

1

3

20.59

实验组(n=34)

1

0

0

2.94

X2

5.100

P

<0.05

2.3症状积分指标

    常规组(7.51±1.60)分、实验组(5.00±0.84)分。可见实验组症状积分指标更低,T=8.099,P<0.05。

2.4肺功能指标

常规组:FVC(77.00±5.10)L、FEV1(80.00±5.50)L、PEF(75.60±5.40)L/S;实验组:FVC(86.10±5.20)L、FEV1(88.30±4.90)L、PEF(89.00±6.00)L/S。可见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更高,对比T=7.285、6.570、9.680,P<0.05。

3.讨论

儿童重症监护护理内容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护理模式影响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护理工作方式的途径让患者所承受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而且护理过程中要考虑到新生儿护理的特殊性,一般新生儿若是需要做机械通气多半因新生儿病情非常严重,故而此时做呼吸护理时要着重观察新生儿状态是否相对不安烦躁或是有严重的意识障碍然后操作过程中要额外小心谨慎[4]。另外,小儿患者机体抵抗力本就较差,故而在重症治疗中很容易患上多种严重并发症,只有加强护理的安全性才能提高服务质量避免病情恶化。通过吸氧护理、营养护理、环境护理提高患儿的机体功同时时也调动了呼吸,让肺部呼吸调节更有规律,而且能避免出现神经传导迟钝、微循环功能减退等,执行效果理想[5]

结果可见,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肺功能指标高于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积分指标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小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瑞莉. 小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护理干预与效果观察[J]. 临床研究,2022,30(03):141-144.

[2]张赛博. 重症监护护理在小儿呼吸衰竭的应用疗效[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S1):244-246.

[3]章雪婷,刘丽琼. 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1,34(16):152-153.

[4]王倩. 小儿呼吸性衰竭重症监护护理中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329-330.

[5]唐敏杰.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