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与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与原因分析

曾瑞丽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341099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与原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756088张静脉采血标本为研究对象,该标本主要包括临床检验标本、生化标本、门诊、急诊标本、免疫标本、微生物标本。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比动态监测培训前、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结果:静脉才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由于抗凝标本不凝集、采血量不足或过多、采血操作不规范、送检不及时;动态监测培训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动态监测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采血操作缺乏规范性,送检不及时等多种因素,通过动态监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

【关键词】检验质量控制;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原因分析

采集标本对检测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对患者的病情延误,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其经济负担[1-2]。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在临床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发生率,需要详细分析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有效地措施进行解决[3]。基于此,本次研究深入分析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与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到的静脉采血标本756088张为研究对象,该标本主要包括临床检验标本、生化标本、门诊、急诊标本、免疫标本、微生物标本。

1.3方法

由我院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检验医师全面评估血液标本采集时间、外观、复查结果等方面,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将不合格原因进行标注。我院在2021年6月开始培训静脉采血不合格标本来源较多的相关科室人员动态监测,培训内容由血液标本采集、运送以及报关等。具体内容:(1)通过和护理部人员进行沟通,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血液标本采集,对相关护理人员定期考核标本采集操作知识点、操作方式,提升操作规范性,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血液标本质量不合格的问题;(2)对于特殊要求的标本,需要检验科咨询组成人员到各个科室主动进行培训、讲解;(3)按照临床病区对每月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将统计结果反馈给各科室,促进科室之间的沟通,按照工作人员的意见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标本采集、保管等流程,缩短标本送检时间,避免不及时送检血液标本所导致出现改变、污染等情况;(4)当检验科人员收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的情况下,需要按照不合格标本进行处理,将不合格标本的情况通过电话的方式对各个临床科室进行告知,主要内容包括病人姓名、检测项目、病人姓名、正确采集方式等内容,并在不合格记录表中进行相关等级,通过医院内部系统将信息发送到相应的临床科室。

1.4观察指标

分析采血样本不合格率包括: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量不足或够多、抗凝标本凝集、抗凝标本凝集、采血管错误、标本类型错误、溶血、溶血、脂血送、检不及时、条码贴错。

对比动态监测培训前、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

1.5统计学分析

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静脉才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由于抗凝标本不凝集、采血量不足或过多、采血操作不规范、送检不及时,分别占据比例为:23.25%、13.81%、16.59%、11.34%,见表1.

表1: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影响原因

n

百分比(%)

采血操作不规范

315

16.59%

采血量不足或够多

263

13.81%

抗凝标本凝集

443

23.25%

采血管错误

208

10.92%

标本类型错误

119

6.25%

溶血

38

1.99%

脂血

59

3.10%

送检不及时

216

11.34%

条码贴错

134

7.03%

其他

110

5.77%

合计

1905

100%

2.2动态监测培训前、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对比

动态监测培训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动态监测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动态监测培训前、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对比[n(%)]

组别

不合格例数

不合格率

动态监测培训前,n=115801

14605

12.61%

动态监测培训后,n=117550

1432

1.22%

X2

11.060

p

0.001

3讨论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对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其内心内容是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的管理[4-5]。由于静脉采血标本采集到对其进行检验的过程具有多个环节,且存在复杂化特点,一旦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落实不到位,那么对标本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次研究中,静脉才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由于抗凝标本不凝集、采血量不足或过多、采血操作不规范、送检不及时,分别占据比例为:23.25%、13.81%、16.59%、11.34%,提示通过上述内容对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有直接性的影响,例如未及时送检采集标本,导致检验结果留置时间过长,使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基于此,需要通过相应的有效管理,提升临床静脉采血标本的准确性。动态监测培训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动态监测培训前。我院在2021年6月开始培训静脉采血不合格标本来源较多的相关科室人员动态监测,提示通过对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动态监测培训,能够显著降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

综上所述,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主要包括操作不规范、标本污染、抗凝标本凝集、送检不及时等,基于此,需要通过动态化监管,降低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茂吉,牟代勇,明春艳,等.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的效果[J].家有孕宝,2021,3(2):136.

[2]洪求义.分析PDCA循环用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8):52-55.

[3]张琨敬.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家有孕宝,2021,3(7):291.

[4]王江华.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的效果和价值[J].母婴世界,2021(14):8.

[5]郑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研究[J].健康必读,2021(2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