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人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杜雨萌

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内选取6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30例,给予人性化输液护理,另一组为参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人性化输液护理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输液;静脉输液;护理满意度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是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利用大气压与液体静压产生的压力差,经过静脉向患者体内输送药物、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等。通过静脉输液能够快速的抑制病情的发展,并消除疾病[1]。静脉输液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也是护理人员必备的一种技能,熟练程度决定是否能一次穿刺成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由于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人员密集、噪声大、护理不到位等,可引起患者相互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提升静脉输液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2]。本文主要研究人性化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内选取6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30例,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为(42.32±2.15)岁,另一组为参照组30例,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3.98±3.05)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试验。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首先核对患者信息,对输液物品进行检查,然后实施无菌操作,输液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输液情况及患者状态,如果出现不良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输液病房进行清理,消毒,降低相互感染的发生,保持室内干净卫生,调整室内温湿度,经常通风,使患者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输液,能够降低患者的不适。室内要保持干燥,避免滑倒现象出现,同时病房内要配有电视、健康知识手册、饮水机、垃圾桶等基础设备,满足患者日常需求,降低患者的不适感。(2)输液前向患者介绍输液药品的名称、厂家、药量、药效、及不良反应等,对患者疾病向患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自身情况及疾病知识,降低因对疾病认识不足导致的心理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增加治疗信心,同时要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通过聊天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及家庭情况,为患者制定人性化护理,让其了解输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其积极配合输液及治疗过程。输液前提醒患者进行排便和排尿,然后选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输液,首先对输液部位进行消毒,然后进行穿刺,尽量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引起患者的疼痛不适,发生不良事件,调整流速,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整流速,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避免输液管道发生碰压、扭曲、脱落等情况,如若出现及时向护理人员寻求帮助,妥善处理。如果患者输液时感到疼痛,需要对患者输液部位周围进行按摩或者对输液液体进行加温,减少刺激发生。护理人员要经常和患者交流,询问是否有不适情况出现,增加对患者的关心,勤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时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3)拔针时要轻轻的,降低患者疼痛反应,然后让患者用无菌棉签进行按压输液部位,不出血后撤掉棉签,对于血管弹性弱的患者嘱咐其经常进行热敷,增加血管弹性。输液完事后妥善处理输液物品,然后让患者在观察半个小时,没有任何反应后方可离开,告知患者家属日常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护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良事件包括管液流通不畅、导管掉落、体液渗出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人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4.0完成数据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计数数据,用(n%)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显著,本次实验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

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n(%)]

组别

例数

一次穿刺成功(例)

一次穿刺成功率(%)

实验组

30

29

96.67

参照组

30

23

76.67

X2

5.1923

P

0.0226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管液流通不畅

导管掉落

体液渗出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

30

2(6.67)

0(0.00)

1(3.33)

3(10.00)

参照组

30

5(16.67)

2(6.67)

3(10.00)

10(33.33)

X2

4.8118

P

0.0282

3讨论

静脉输液是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的技术,由于护理人员的短缺,需要输液的患者比例的增加、输液时间短及输液环境差等原因,导致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主体进行服务[3]。人性化护理通过保持干净干燥的温度适宜的环境,通过向患者讲解输液药品信息及输液治疗的效果及目的,讲解患者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方面,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提升了患者配合度,使治疗效果显著增加,通过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升了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反应,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输液后告知家属如何护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4]。本次实验通过人性化护理,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能够在静脉输液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以后的护理中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静静. 个性化输液护理对静脉输液中患者的疼痛、心理状况、风险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 饮食保健,2021(43):207-208.

[2]刘慧芳. 小儿患者静脉输液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管理分析[J]. 北方药学,2021,18(3):160-161.

[3] 徐西花. 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1(16):288.

[4] 杨芳. 系统化护理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2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