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监护病房管理护理模式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骨科术后监护病房管理护理模式实践

刘丽娜,吕峰霞,罗家琴,余文文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200052                                    

摘要:骨科术后监护病房能使术后患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本文结合骨科术后监护病房的流程特点,报道了术后监护病房患者治疗、护理、医疗安全、健康教育等环节的病房管理护理模式实践。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术后监护病房能有效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降低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达 98% 以上。同时可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关键词:监护病房;管理;护理模式

Orthopedic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 management nursing model practice

Abstract: Orthopedic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s enabl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to receive effective treatment,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short term. Combined with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thopedic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ractice of ward management nursing mode in the treatment, nursing, medical safety, and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 Clinical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medical safety of patients, reduce the number of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has reached more than 98%.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urses.

Key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 management; nursing model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骨科是我院重点科室,手术量常年保持医院前列。我科于2022年1月启动术后集中治疗、护理模式,设立术后监护病房病房,完成手术约150例,通过3个月的临床实践,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术后监护病房概况

人员及床位设置:我科目前床位46张,双人间2间,军人病房1间,标准病房8间,术后监护病房1间。术后监护病房设置在护士站对面,内设8张床位、护士所需配套办公设备。每张床位配备心电监护仪、气垫床等术后监护必须物品。负压吸引装置、吸氧装置、抢救车、术后补液等术后所需物品集中放置于术后监护室内。术后监护室每日配备责监护士1-2名、护工1名。责监护士集中负责术后患者的治疗、护理与康复指导工作。护工负责术后患者每日的清洁、饮食等协助工作,护工费用由我科室承担。

术后监护病房护理运作模式

2.1术后监护患者的纳入标准

    从门急诊医生诊断需要住院手术的患者中评估选择适合的患者:① 确定手术为我科开展的手术项目;② 手术麻醉方式为全麻;③ 有效期48小时内核酸报告;

2.2术后监护病房收治流程

   术前患者告知与宣教:按纳入标准选入患者,术前一天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监护病房概况,取得其换床同意;针对患者及手术特点给予健康宣教,包括禁食方法、用物准备、气管推移训练、缩唇呼吸、踝泵运动等术前准备;发放术前宣教卡进行强化教育。

术前床旁整体护理:手术当日,确定各手术患者术后床位,由责监护士整理床单位及术后所需物品,如负压吸引装置、吸氧装置、气管切开包、抬高垫、各类标签、巡视单等。

术前确认:再次确认患者信息、手术部位的准确性,准备好病历、术中带药,与手术室做好交接,合理、规范、有序地安排患者进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和治疗:术毕患者入监护病房进一步接受治疗及护理,责监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了解患者手术情况,查收患者相关资料,查看伤口情况,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腰围、颈托等肢具,遵医嘱及时正确进行治疗。正确给予术后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每日监护病房基础治疗完成后,责监护士依次指导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护工做好术后患者的清洁护理工作,帮助患者翻身、拍背、进食等。保证患者监护期间的清爽。 使患者安心、安全地度过术后医疗护理观察期。

转出与转归:经医生和责监护士评估,患者病情趋于稳定,调整护理等级,将患者移至标准病房直至出院。

术后监护病房管理

3.1人员的管理

3.1.1护理人员的管理

骨科手术时间长、伤口较大、受损骨骼常需植入内固定物等因素,术后患者更易发生感染[1]。术后恢复期长,并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肢体制动,限制患肢活动。在肢体制动时,患肢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易出现血流缓滞的情况,形成血栓[2]。手术切口给患者持续带来疼痛。因此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能。责监护士每日紫外线消毒术后监护室1-2次,每次20-30分钟。治理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每日治疗结束后,指导、督促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康复锻炼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每日术后监护病房重点交班,及早发现护理工作的不足,及时进行完善。每月以多种形式组织业务学习、小讲课以提高护士业务能力。

3.1.2护工的管理

护工主要负责术后患者的生活护理工作,当下护工的水平参差不齐,多缺乏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培训[3]。为保证术后患者的清洁舒适,促进其康复进程,我科术后监护病房护工为专用护工,在责监护士的指导培训下,熟悉轴线翻身、床上擦浴、康复训练等专业技能。在患者术后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保证患者及床单位清洁干燥,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3.2安全的管理

术后监护病房的安全管理包括:① 严格执行查对工作,包括治疗护理时查对、进入手术室时查对、返回病房时查对。查对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检查资料、治疗药物等。② 强化护士安全意识,积极做好病人安全教育,包括督促患者及护工正确使用床栏、起床三部曲、定时翻身拍背。③ 病房专人医护值班,严密病情观察,要求护士熟悉所管病人的病情,多巡视,主动进行观察与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理。④ 强化院感监控,规范齐备的相关法律文书,严格转出标准,规范应急处理预案。

术后监护病房的优缺点

优点:①减轻护士工作量。相比较常规术后准备,术后监护病房无需护士频繁搬运心电监护仪、气垫床等。术后所需物品集中放置,取用方便,节时省力。②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可得到高效治疗、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责监护士服务对象仅针对术后患者,工作内容集中,无需在护理分管患者同时处理患者入院、出院等事宜。有更多精力给予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天数。③提高患者满意率。相比较常规术后病房,术后监护病房给予患者更优质的护理体验,更良好的住院环境、更专业的照护。④降低术后感染率。术后监护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护士无菌操作、护工接受专业培训、病房无外来人员探视等,综合因素保证术后患者降低术后感染率。

缺点:①患者住院期间需换床1-2次,疫情期间不允许家属探视,监护病房的名称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恐慌,应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②新的术后护理工作模式对护士极具挑战。熟练的护理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准确有效的护患沟通、耐心细致的康复指导,均要求护士迅速成长。

5 展望

随着社会发展,医院不断进行改革,各医院对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要求也越来越高。术后监护病房模式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率、降低住院天数、减轻家属负担,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率。新的病房管理模式给临床护士及管理者带来更多新的挑战,充分挖掘出护理潜能,使病人得到快速的诊治、精致的护理、满意服务,值得继续推广!

[1]刘莹,崔向丽,刘丽宏. 骨科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抗感染治疗方案探讨[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13(02):53-58.

[2]王琳.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9):215-216.

[3]王书涵. 护工行业的市场调研[J]. 中国集体经济,2021(3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