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

曲比阿衣

西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 凉山 61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静脉穿刺采血引起疼痛的学龄前儿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21年1月-2022年1月),选取行静脉穿刺采血体检的学龄前儿童50例,将其分成2组(所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25例),A组给予传统护理,B组以此为基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定两组疼痛情况,且对比采血成功率。结果 B组FLACC评分较A组低(P<0.05)。B组采血成功率(100.00%)较A组(76.00%)高(P<0.05)。结论 针对静脉穿刺采血的学龄前儿童,通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其采血疼痛感,提高采血成功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综合护理;疼痛

在日常体检工作当中,静脉穿刺采血是造成体检对象疼痛的一种常见操作。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由于其在心理发育上尚不成熟,认知上存在缺陷,使得他们会片面性的认为一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真的会发生,而强烈或者反复性的疼痛刺激会影响到患儿的生、心理,还有可能延续到成人阶段,甚至对健全人格的构建造成影响。故在对儿童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时,首先要做的便是最大程度减轻其疼痛,提高采血成功率[1]。综合护理是一种基于传统护理发展而成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内容更为全面且有目的性,故能满足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辅助需求[2]。本文围绕所收治的行静脉穿刺采血体检的学龄前儿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就其效果进行评定,现剖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以行静脉穿刺采血体检的学龄前儿童为对象,选取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在A组25例中,男15例,女10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6岁,平均为(4.62±0.37)岁;B组中,男、女比值为13:12,年龄3~6(4.59±0.34)岁;两组以上数据经逐一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1)年龄均<7岁;(2)意识清晰;(3)没有原发疼痛性疾病。排除标准:(1)肢体感觉障碍;(2)脑瘫;(3)言语表达障碍。

1.2方法

两组均行静脉穿刺采血,A组开展传统护理,如对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将操作配合及所需注意事项讲解于儿童及家长。B组基于此,开展综合护理:(1)通过玩具逗引、语言等方法来对患儿的注意力进行分散;(2)由于学龄前儿童大脑结构、功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脑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比,更具优势,皮质下活动较皮质活动多,因此,其行为通常富于情绪色彩,会有易疲劳、易激动及易受外界刺激等表现,且还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情绪不稳定等特征,据此,需要依据儿童心理的好模仿、随意性特点,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启发,将其恐惧、紧张心理消除掉,最大程度满足其合理需求,且引导家属积极配合,使患儿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另外,向儿童描述采血疼痛的程度,并引导其对比于自身之前的疼痛经历,以此增强心理的接受感,提高疼痛耐受力,更积极、勇敢的配合采血。(3)对于倔强的儿童,选择安抚、激励、启发并用的方法;针对要强的儿童,则以表扬、鼓励为主;对于胆小害怕的儿童,可采用抚慰或让其他小朋友做榜样的方法,使其尽快敢于接受采血。

1.3观察指标

就两组采血疼痛情况及采血成功率进行对比。(1)采血疼痛。用疼痛行为量表(FLACC)[3]进行评定,主要包含面部表情、下肢动作、活动、哭闹、是否易安慰等,总分10分,0分为无痛,10分剧痛,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大。(2)采血成功率。判定标准为:一次穿刺成功,且顺利抽出血液(>1.5mL)。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处理各项数据,t、X2分别对计量、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较之A组,B组FLACC评分更低(P<0.05),采血成功率较A组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的FLACC评分、采血成功率

组别

FLACC(分)

采血成功(%)

A组(25例)

5.76±1.37

19(76.00)

B组(25例)

3.09±0.45

25(100.00)

t

9.258

4.734

P

<0.001

0.029

3.讨论

学龄前儿童在受到疼痛刺激时,通常会以哭闹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还会有明显的行为、生理反应,突出表现为刺激性啼哭、心率加快等。另外,反复性的疼痛刺激还会使儿童的外周感受器变得越发敏感化,即便是无痛刺激,比如体格检查,同样会被认作是疼痛刺激,年龄较大儿童受到反复性的疼痛刺激,可导致疼痛改变、慢性疼痛综合征、躯体不适等,严重者可造成其适应能力变差、注意力不集中等[4]。所以,对静脉采血所引起的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是医护人员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当前临床多对静脉穿刺采血儿童实施传统护理,但由于护理内容单调、固化,难以满足对象的多元化的护理需要,缺乏针对性、目的性;而对于综合护理而言,其能够围绕护理对象制定护理内容,且更为全面、富有针对性与计划性,因而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5]。本文分别从学龄前儿童的基本特点,分别从心理、借助玩物、性格特征等方面来实施干预,使每个采血儿童均能获得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减轻其采血负担,勇敢的参与到采血当中。从本文结果得知,在静脉采血时,B组疼痛评分更低,采血成功率更高,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疼痛及提高采血成功率方面,均有着突出效能,适用于此方面的护理干预。

综上,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静脉穿刺采血的学龄前儿童,不仅能减轻其采血疼痛感,而且还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应用价值突出。

参考文献:

[1]赵丽芳.皮肤抚触联合言语鼓励对学龄期儿童静脉采血过程中啼哭时间及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4):161.

[2]李羽娟,王晓晓.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婴幼儿静脉采血疼痛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6):258-259.

[3]陈梅芳.婴儿和儿童疼痛评估的FLACC量表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6):289-290.

[4]李见章,叶建忠,谢玉芳.行为和环境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疼痛和生命体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214-216.

[5]胡慧慧.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静脉穿刺致痛操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6):99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