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万雪晶,孔德重,吴明迪,柳琳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和有效率。方法 以2019年9月至12月来我院急诊科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6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倍他乐克和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开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状况,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5.1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且实验组恢复效果更好,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中,给予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舒缓患者病痛,心功能指标恢复明显,治疗有效率极高,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

关键词:胺碘酮;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治疗中常见室性期前收缩和心室颤动,若不及时救治,容易引发心源性疾病,病死风险将极大提高。临床治疗主要以稳定患者心率、控制血流动力学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倍他乐克、胺碘酮等,传统治疗主要采用单一药物治疗,但长期临床治疗发现,其整体效果偏差,而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9月至12月来我院急诊科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6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包括18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在45~72岁之间,平均年龄(61.02±6.10)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13,年龄在50~68岁之间,平均年龄(61.21±6.42)岁,患者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肌炎以及冠心病等不同种类疾病。比较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等信息,未发现显著不同,且P>0.05,可作为对比项。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完整全面的临床检测,为降低患者风险,护理人员需定期评估患者体征变化、监测临床指标,对于存在合并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使用降糖、降压、溶栓等治疗手段。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每日两次,单次使用剂量为12.5mg,国药准字为H32025391,如果患者存在耐药症状,可酌情增至25mg/次,用药周期为6个月;实验组患者服用倍他乐克治疗的同时,使用胺碘酮联合治疗,使用方式为口服,国药准字为H19993254,单次使用剂量200mg,每日3次,当患者服药1星期后,更改用药频次,变为每日2次,2星期后,更改为每日1次[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状况,统计治疗有效率。以《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依据,若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完全缓解,室性期前收缩频次显著减少,在90%以上,视为显著有效;若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有所缓解,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有所减少,控制在50%~90%之间,视为治疗有效;其余情况,视为无效[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在数据处理上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 SPSS24.0,分别以[n(%)]、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χ2、t作为检验工具,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著有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3

9(27.27)

17(51.51)

7(21.21)

78.78

实验组

33

21(63.63)

11(33.33)

1(3.03)

96.96

χ2

5.12

P

<0.05

2.2 临床指标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次/d)

心室率(次/mi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对照组

33

6.52±1.46

4.33±0.81

112.68±2.32

实验组

33

6.48±1.42

1.76±0.60

111.95±2.31

T

0.11

14.64

1.28

P

>0.05

<0.05

>0.05

左室射血分数(%)

最小QT间隔(ms)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103.62±1.62

37.11±0.72

42.30±0.38

312.85±8.33

325.21±15.71

83.61±1.71

37.09±0.67

55.33±0.44

311.91±9.17

357.51±15.29

48.80

0.11

128.74

0.43

8.46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治疗中发病较高的一类疾病,如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其心脏出现器质性病变,且临床症状在可控范围内,可以观察为主,不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但若患者发生心脏器质性病变则需要进行深入治疗,如心功能不全,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则需要立即开展有效的治疗,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随着社会结构变化,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怎样高效给予治疗或干预成为诸多医院关注的焦点

[3]

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胺碘酮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服用药物后,会造成钠通道阻滞,同时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时程,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绝大多数患者服药后,能够完全消除心脏折返激动症状,阻止纤维钠离子传导,帮助患者恢复心功能,使左心射血分数上升。不仅如此,胺碘酮在使用时,不会对患者心功能造成影响,死亡率不会因此提高[4]

总而言之,在药物治疗中,给予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舒缓患者病痛,心功能指标恢复明显,治疗有效率极高,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

参考文献:

[1]莫显汉.胺碘酮在急诊中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0):130-131.

[2]杨柳.院前急救中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科学养生,2022(3):51-52.

[3]曾俊.碘胺酮在急诊中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9):3353-3354.

[4]诸葛欣.碘胺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在急诊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