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国内核心期刊药物外渗文献计量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近10年国内核心期刊药物外渗文献计量学分析

李晨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710032 陕西 西安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 2012年—2021 年我国核心期刊内与药物外渗相关的文献,掌握我国药物外渗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和万方数据库, 对2012年—2021年国内药物外渗研究相关文献的年份、 期刊、 作者、引文情况以及资金资助情况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检出文献126篇,来源52种核心期刊,文献数量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作者来自26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研究单位以临床医疗机构为主,文献研究对象以化疗药物外渗为主(82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药物外渗后的治疗与护理(65篇),其次为采取有效对策及措施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文献(29篇),引用文献以中文为主(83.9%),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44次,平均被引频次4.02次;受科研基金支持类文献有24篇。结论 药物外渗已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治疗护理方法多样,尚无明确的药物外渗治疗护理指南。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关于药物外渗的定义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1]。 药物外渗导致的后果轻者可使局部组织发红、疼痛、肿胀、瘀血,重者可出现组织溃疡、坏死,甚至残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极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关注药物外渗问题,探索有效实用的预防和处理策略至关重要。现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药物外渗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为药物外渗相关科研工作方向提供参考。

1 资料收集与分析

1.1文献检索与筛选  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CNKI)作为国内文献检索数据库,根据检索目的,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高级检索中依次检索:题名或关键词=“外渗”、“输液渗出”、“输液渗漏”、“液体渗出”、“液体渗漏”;在CNKI高级检索中检索,依次输入篇名或者关键词=“外渗”、“输液渗出”、“输液渗漏”、“液体渗出”、“液体渗漏”,来源期刊均选择核心期刊,时间选择为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针对检索出的文献使用NoteFirst5.0对检索数据进行去重合并,剔除未能获得原文、与药物外渗主题不相关的文献,重复收录的文献仅保留发表年份早、信息全的1篇。

1.2文献分析方法  应用Excel建立表格,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篇名、刊名、发表年份、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摘要、科研资助情况、引文情况、研究内容等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具体按发表年份进行排序。以表格或图的形式表述统计结果。影响因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导航。

2 结果

2.1检索结果:共检索到国内核心期刊相关文献670篇,去除无关、重复及未能获取全文的文献184篇,获得有效文献486篇,平均每年发文48.6篇,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年度发表文献情况见图1。

图表, 折线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 近10年核心期刊药物外渗相关研究的文献年度发文情况

2.2期刊分布  486篇文献发表于124种核心期刊上,其中护理专业期刊16种,占12.9%,平均每种期刊发文量3.92篇。刊载论文数排名前10位的期刊见表1.表中可见,除《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外,其余均为护理学期刊。

排名

刊名

发文量(篇)

影响因子

占文献总量百分比(% )

1

齐鲁护理杂志

38

0.310

7.819

2

护理研究

32

0.768

6.584

3

护理学杂志

20

1.342

4.115

4

国际护理学杂志

17

0.275

3.498

5

护理实践与研究

15

0.350

3.086

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15

0.758

3.086

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13

0.579

2.675

7

护理学报

12

1.169

2.469

7

护士进修杂志

12

0.728

2.469

7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12

0.800

2.469

表1 近10年CNKI和万方收录药物外渗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杂志前10位情况

2.3作者分布  文献共涉及作者336人,作者所在研究单位以临床医疗机构为主,有93篇论文为2 名或多名作者合作完成,合作率为73.81%,篇均作者数量为2.67人,发文3篇及以上者2人,跨单位合作研究的有10篇,其中1篇为跨省合作研究。 根据作者所在地区进行统计,126篇论文分别由26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作者完成,,按地区发文量统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广东(18篇),江苏(14篇),河北(11篇),山东(11篇),湖北(8篇),该5 省市共发文62篇, 占总发文量的49.2%。

2.4引文及被引情况  126篇文献共引文1131条, 其中中文引文950篇 (84% ),外文引文181篇(16%)。文献平均被引频次为4次,被引最高频次为44次,最低频次为0次,被引次数达10次以上的有11篇,被引次数排名前5的文献见表1。

2.5基金资助情况

本研究纳入的126篇文献中有24项研究获得基金资助,占文献总量的19.05%,其中国家级基金4篇,省部级基金7篇,市厅级基金8篇,院校级科研基金5篇。

2.6研究内容  本研究纳入的126篇文献中,研究化疗药物外渗的文献最多,共82篇(65.08%), 研究药物外渗发生后的治疗与护理的文献65篇(51.59%),采取有效对策及措施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文献29篇(23.16%),研究药物外渗发生原因及因素的回顾分析14篇(11.11%),调查性分析护理人员对药物外渗认知水平及态度分析的文献3篇(2.38%),药物外渗相关量表编制或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文献3篇(2.38%),其它12篇(9.52%)。

3讨论

3.1药物外渗受到的关注较以往有所下降。文献报道,浅静脉穿刺渗漏的发生率为0.1%~6%[2],但是随着浅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的使用,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下降。另外,水胶体敷料、赛肤润、纳米银抗菌凝胶等产品的应用使得药物外渗的治疗方法变得简单有效,可能因此,人们对药物外渗相关研究开始呈下降趋势。

3.2药物外渗相关研究已显示出明确的重点和热点。对药物外渗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化疗药物外渗方面。化疗药物外渗是在灌注或治疗过程中,输注物意外地从血管中渗漏到周围组织,如皮下脂肪、结缔组织或肌肉,一些抗癌的细胞毒性制剂已被证实后果极其严重,它们能在数小时、数日、数月内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因此化疗药物外渗一直是肿瘤患者治疗中令人担忧的问题。本研究可追溯到具体科室的文献中,由肿瘤科撰写的文章共74篇,占所有文献的58.73%,因此肿瘤科是研究药物外渗的重点科室。51.59%的文献研究内容集中在药物外渗发生后的治疗与护理,显示出临床医务人员的主要关注点。

3.3护理类期刊载文量较多,但未形成核心作者群。126篇文献发表于52种核心期刊上,平均每种期刊发文量2.42 篇,文献的期刊分布较分散,但是发文量排名前5的杂志均为护理核心期刊,说明了我国护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药物外渗研究的重视。相对持久、稳定的论坛以及较“权威”的高产作者群是一个专业领域内核心结点形成的必备条件,本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发文3篇及以上者仅2人,发文量10篇以上的作者单位所在地区依次为广东、江苏、河北、山东,可见对于药物外渗的研究尚未出现高产作者,且作者分布处于分散状态,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3.4国外研究成果引用有限,药物外渗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弱。引文是期刊论文重要的理论来源,也是作者吸收、利用信息的载体,既反映出作者的科学态度、情报意识、利用文献能力及对该领域内科研动态的了解程度,又反映了该论文的质量、深度、科学依据[3]。经文献计量学分析,本研究中文文献引用率远远高于外文文献,说明国外药物外渗相关研究成果尚未被我国学者充分利用,可能会限制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同时,所纳入的126篇文献中受基金资助文献仅占19.05%,低支持率的研究导致经费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深度及研究手段 ,这可能也是影响药物外渗研究发展的因素之一。

4小结

    左雪梅、李瑞等指出,我国目前缺乏较为权威的腐蚀性药品输注标准、预防措施,研究多集中在药物外渗后进行的补救措施和渗漏原因分析[4-5]。经过对近10年核心期刊药物外渗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印证此结论。尽管PICC等的应用降低了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但是PICC、PORT等发生外渗不易观察,一旦发生,其严重性大于浅静脉留置针,且目前我国药物外渗治疗护理方法多样,尚无明确的或有权威的药物外渗治疗护理指南,因此药物外渗相关研究仍应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课题。本研究仅限定于国内核心期刊载文,缺乏对国外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期待以后的研究者将研究范围扩展至外文数据库 ,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循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静脉输液与输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

[2]徐惠丽.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3):105-108.

[3]王非凡,谭玉华,屈红等.12种护理核心期刊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5):816-818;824.

[4]左雪梅,齐悦,黎红梅,等.三药联用改良湿敷法在治疗新生儿强刺激性药物外渗损伤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1):65-67.

[5]李瑞.恶性肿瘤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分期护理及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lO(2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