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儿童口腔保健配合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儿童口腔保健配合度的影响

陈阳君 ,朱钰钊 ,朱冬梅

绵阳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儿童口腔保健配合度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9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0例接受口腔保健干预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70例:未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而行常规心理护理)与实验组(370例: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口腔保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口腔保健患儿个性化心理护理相较于常规心理护理可显著提升儿童口腔保健配合度。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常规心理护理;儿童口腔保健配合度

家长普遍对儿童保健知识缺乏了解,饮食习惯不良,口腔环境较差,易诱发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在影响患儿正常进食的同时可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儿童在接受口腔疾病系统治疗后,若仍未注重口腔保健可再次诱发口腔疾病,因此,对于儿童开展口腔保健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1]。由于儿童普遍年龄较小,对医护人员较为陌生,易在口腔保健干预存在一定的抗拒,因此,结合儿童心理开展个性化心理干预符合临床实际需求[2]。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观点,比较我院2021年9月-2022年5月740例口腔保健干预中开展常规心理护理以及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患儿预后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70例口腔保健干预中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患儿,男200例,女170例,年龄在0岁~3岁、平均年龄(2.68±0.48)岁。对照组370例口腔保健干预中开展常规心理护理患儿,男190例,女180例,年龄在1岁~3岁、平均年龄(7.72±0.45)岁。两组患儿相关基础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均既往有口腔疾病病史且接受系统治疗后治愈,此外,生长发育正常。(2)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均神志、思维以及个体行为正常,在其家长辅助下可完成口腔清洁保健工作。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视力障碍患儿。(2)排除合并听力障碍患儿。(3)排除本次研究开展期间失访患儿。

1.3方法

1.3.1对照组在口腔保健干预中实施常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谈话的方式,向患儿及其家长科普口腔保健小常识,嘱患儿家长应为儿童转呗刷头小、刷毛柔软的儿童牙刷,每2-3个月为儿童更换一次牙刷,三餐后以及睡前患儿家长均监督并辅助患儿应用儿童牙刷刷牙,并未儿童准备含氟的儿童牙膏,避免长期使用一个牌子的牙膏。此外,护理人员应嘱患儿家长在监督患儿进行口腔保健的过程中,应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通过设置奖惩制度以协助患儿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1.3.2实验组在口腔保健干预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1)环境感化法:针对患儿对医院环境陌生,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特征,就诊室应保护儿童隐私,避免有闲杂人对患儿情绪造成刺激。此外,在落实具体口腔护理干预过程前,应态度温和,通过哼唱儿歌或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以安抚患儿负面情绪,并与患儿家长攀谈,协同儿童家长,借助做游戏、哼唱儿歌等多种形式以安抚患儿负面情绪。(2)行为诱导方式,护理人员结合口腔保健视频、动画资料或图片资料,使患儿家长了解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口腔保健相关知识。(3)循序渐进诱导法: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洁净牙刷工具,通过亲身演示,使患儿家长熟知正确刷牙方式,并鼓励辅助患儿尝试刷牙,在患儿家长尝试口腔保健干预过程中对其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同时结合临床案例,强调注意口腔保健对维持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1.4观察指标

借助Houpt行为量表评估两组患儿在口腔保健过程中的配合度,1-6分评分越高则配合度越高,1分口腔保健干预无法进行、失败。2分口腔保健干预中断、部分完成。3分口腔保健干预被打断、但完成。4分口腔干预没有被打断、但有些困难。5分口腔干预只有轻微抵抗。6分口腔干预很顺利。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口腔保健中配合度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口腔保健过程中配合度   [n/%]

组别

n

1分-2分

3-5分

6分

实验组

370

2.70(10/370)

35.14(130/370)

62.16(230/370)

对照组

370

13.51(50/370)

51.35(190/370)

35.14(130/370)

X2

5.263

P值

<0.05

3讨论

人类牙齿共经历无牙期、乳牙期、混合牙期以及恒牙期等四个阶段,近些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口腔科疾病发病率较高,据相关调查显示,约有百分之六十的儿童有龋齿病史以及口腔炎症病史。口腔疾病的发生在致使患儿出现牙齿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同时可造成饮食困难,若未进行有效干预可影响患儿自饮食中获知身体正常发育所需营养与能量,进而影响儿童发育

[3]。由于儿童对口腔科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陌生,护理人员在对儿童开展口腔保健干预的过程中,患儿易出现哭闹、挣扎等情况,此外,由于儿童语言理解能力较低,口腔保健干预常规心理实施过程中,患儿参与性较低,口腔保健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患儿家长监督,由于患儿抵抗心理的存在,致使患儿口腔保健干预配合度低。儿童口腔保健干预心理护理包括环境感化法、循序渐进法以及行为诱导法,其中环境感化法可降低患儿对医护人员临床干预的抗拒,行为诱导法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结合视频、动画以及图片向患儿家长科普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并通过临床模式的方式使患儿循序渐进掌握口腔保健方法[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口腔保健配合度高,综上所述,儿童口腔保健中个性化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运梅,肖坤茂,黄咏欣,等. 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儿童口腔治疗配合度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22,33(1):130-133.

[2] 周珊.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6):15.

[3] 魏蒙宇,陈雯,贾小玥,等. 行为诱导法应用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儿童口腔治疗配合度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2,1(1):184-186.

[4] 李青翔.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糖尿病天地,2019,16(2):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