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对药剂科管理质量的干预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药事管理对药剂科管理质量的干预与分析

郑伟

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药事管理对提高药剂科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药剂科于2021年1月强化药事管理,选择实施药事管理干预前后各1年时间所管理的200种药品作为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并比较实施前后过期、损坏、滥用等的发生率,另统计医务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过期、损坏、滥用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药剂科管理中通过强化药事管理能提高管理质量,可确保药品的良好状态,且能提高临床对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药事管理;药剂科;管理质量;满意度

药剂科主要负责各科室药品供应,监测药品风险及用药效果等工作,对医院用药质量及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在药剂科管理中,通过强化药师管理,能提高用药服务质量,降低用药纠纷时间。近年来,用药安全问题频出,为了给患者提供科学、安全、有效的药物,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药事管理工作。基于此,该次研究选择实施药事管理干预前后药品200种,探讨了药事管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药剂科实施药事管理干预前后药品200种为研究对象,实施前时间为2020年度,实施后时间为2021年度。另在各个阶段抽取40例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药事管理方法内容包括:(1)成立药事风险管理组,对实施前的药事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2)建立风险规避机制,对药剂科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制度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并提升其业务技能水平。同时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在药事管理中做好风险预防工作,通过事前预防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3)强化监督管理,在药品入库时应该做好分类保管工作,根据保存条件,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线等,防止过期、失效、霉变等。对药品需要做好编号与批号等级,设置专门的库存卡片,做好进、存、用量等的等级,确保账实相符。对药物的收支凭证进行分类、分月管理,在药物取用后应该立即关好门窗。做好消防管理,库房禁止吸烟,强化火灾宣传与预防,对毒性以及限剧药物重点管理。(4)特殊药品管理。药物管理质量与其疗效存在密切关联,对抗菌药物的采购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医院需求与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不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降低药效。在药品使用前应注意对安全性、需求、性价比等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对灭菌制剂,在管理时应该注意和其他各室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并科学构建地板、墙面、天花板等,便于冲洗。对室内桌面应该铺设玻璃、瓷砖等,且室内环境已经注意清洁。(5)建立多重处方审核机制,注意用药记录核查,对存在禁忌症者以及高危人群,需要强化审核。对需要皮试药品,规范皮试后如存在不良反应,应提交书面提醒,并对核对、调配人员进行口头强调,另在系统中做好标识。在药品交付时,应该仔细核对患者信息,根据有效凭证发药,并在发药时强调用法用量。

1.3观察指标

(1)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总分100分。(2)实施前后管理结果比较,从药品过期、损坏、滥用三方面统计处理。(3)医务人员满意度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后药剂科管理质量评分(95.33±3.17)分,高于实施前(86.33±5.41)分(P<0.05,t=20.299,P=0.000)。

2.2实施前后管理结果比较

实施后药品过期、损坏、滥用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管理结果对比  [n(%)]

组别

例数

药品过期

药品损坏

药品滥用

实施前

200

8(4.00)

7(3.50)

9(4.50)

实施后

200

1(0.50)

0(0.00)

1(0.50)

X2

-

4.092

5.235

6.564

P值

-

0.043

0.022

0.010

2.3实施前后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医务人员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实施后80.00%(32/40)(P<0.05,X2=4.507,P=0.034)。

  1. 讨论

医院药剂科管理属于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管理质量对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药剂科应该做好规范化的药事管理。而目前药剂科药事管理工作中,主要特点在于专业技术、咨询指导、药品管理等。而就本次研究所制定药事管理方案来看,通过组建管理小组并进行评估,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制定风险规避机制,有利于用药风险的事前控制,可进一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强化监督管理,做好药品常规管理,能确保药物保存质量良好,进出相符;对特殊药品进行重点管理,能切实保障该类药品的用药效果以及安全性。此外在用药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风险的识别,做好提醒以及用药宣传等工作,则能进一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强化药事管理后,实施后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过期、损坏、滥用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说明该方案能提高药品管理质量;而实施后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则提示该方案能提高临床对用药管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药剂科管理中强化药事管理能提高用药管理的质量,可提高临床用药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颖林,沈鑫,闫加庆,等. 105例药品不良事件分析及干预在药品精细化质控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9):1118-1121.

[2]龚婧如,陆惠平,刘彦儒.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法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J]. 医药导报,2017,36(z1):156-159.

[3]蔡永桥,李静婷,李静,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实践与分析[J]. 上海医药,2021,42(10):15-17.

[4]黎风,何梅,邵鑫,等. 临床药师参与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作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934-1938.

[5]任常谕,干小红,周后凤. PDCA循环应用于病区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6):17-20.